经历了前几年的禁燃,解禁,蛇年的鞭炮禁燃有些意料之外。这些年,关于是否该禁的争论,从未中断。就像社会上的其他问题一样,哪怕是非再明了,也总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天地生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相生又相克,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是非曲直的判断自然不同。但有一点,凡能给平淡生活带来精神寄托与灵魂慰籍的,必是人间正道。
春节申遗成功,那么这节已成为一种文化,是文化便必有承载。“炮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承载了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除夕的烟火气,每到年根就蛊惑着我回忆的弦,如梦似幻,仿佛隔世又仿佛就在昨天。
五六岁时候的一个春节前夕,十年寒冬的大地也终于要迎来久违的春天。被扣了“四类分子”莫须有帽子的大爷,在亲人的不懈奔走下,多年冤狱终于平反昭雪回到家乡。
平常情感从不外露的爷爷,抱着大爷失声痛哭。爷爷是喜极而泣;是可怜大娘这么多年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过日子的不易;是感叹大爷兵荒马乱时被抓了兵丁又逃了回来,每每夜半有人来家里砸门搜人,他又卷起炕席,把侄子藏进提前挖好的大炕洞里的胆战心惊。
挨过一个个惶恐的日子,挺过一个个睡不踏实的黑夜,这个家庭终究还是没能逃脱那十年的惊天巨浪。
大爷送给我们一个用透明塑料管手工编织的鱼型小挂件。那个年代塑料用品在农村几乎不得见,那小挂件鱼翅翠绿,眼睛油亮漆黑,周身散发着淡淡的塑料特有香味。我们姊妹三个把玩了整个童年,直到最后失了光泽,散落了尾翅。
那年过年,住在西院的大爷送给了我一盘二百响的小挂鞭。粗糙的红纸包装上画着一龙一凤,散发着浓浓的火药香气。在那个刚能吃饱饭的年代,每家可怜的生活用度,基本就是鸡屁股里抠出来的。这与生活无关的开支,是一份奢侈的大礼。我将它顺着鞭头一个个拆开,放了一个春节,哑的掰断了,点了呲花,中间绑鞭的暗色彩绳也宝贝地收藏了起来。
后来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快过年的时候,父亲买回来二踢脚、魔术弹、闪光雷,放在东屋不烧火的炕上。想起来就跑过去摩挲一遍,再挨个拿起来看看上面画的七彩图案,嗅一嗅他们身上年的味道。
三十晚上,小村上空焰火通明,炮声隆隆。火红的二踢脚放在猪圈墙头点燃,手里的魔术弹“蹭蹭蹭”地吐着赤橙黄绿火球,闪光雷在空中带着电一样的火光炸响,鞭炮的烟火气在空中弥散。在孩子眼里,这是一个因过年,因鞭炮,因有家人陪伴呵护而美好的世界,是关于童年回忆中带着童话味道的最美回忆。
人的一生对于某些事物的感情与热爱往往是在某个年龄段与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这些事物记载了那个年龄段的成长脚印,这事物,这脚印,是寻找曾经的灵魂归宿的线索。
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就在外屋忙碌着包饺子,爷爷在灶下用细树枝烧水。带着煮饺子甜味的蒸汽在燃柴的噼里啪啦声中顺着门缝溜进半醒的鼻孔;二姐在被窝里捧着母亲为她学英语买的小收音机,调到朱明瑛唱的“紫竹调”频道:“新春到,春风吹动了杨柳梢”,节日的歌声在橘色的白炽灯光中盘旋;父亲把捂地热乎乎的小棉袄套到我的身上:“起来放炮吃饭喽!”
“噼噼啪啪!”窗外桃树上的鞭炮响过,饺子热气腾腾地端到那张年代久远,包了浆的炕桌上。
“来给老舅磕头!”老舅微笑着端起拌着香油的蒜酱,挑上面最香的部分盛给我一小碟,“磕完了有好东西!”老舅从包里掏出几只比二踢脚粗长的家伙,彩色的包装上画的是扇形的焰火。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类型的呲花,或者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呲花,因为它呲出来的,真的是由焰火组成的花。
饭后,老舅带着我找了个空旷的地方燃放。那几只小小的焰火照亮了我幼小的身影,在雪地上手舞足蹈;照得高远处的整个灰蒙蒙夜空都像眼前一样明亮。
童年的眼睛里,新奇的东西与想象中的未来世界都是那么美好。如今年龄越来越大,失去了触摸与感知美好的神经,眼前的平凡世界终究也不过如此。只是在禁放中度过童年的孩子们,关于年的记忆少了一个重要的寄托,不知若干年后他们应该顺着怎样的藤来回忆他们童年的年?
蛇年二十九夜半:远处,还是有隆隆的炮声倔强地传来。我指着墙角去年被遗忘的几枚礼花问儿子“别人有放的,你要不要也出去把这几个放了?”“不要,一个人放没意思!”也许,刚到十七岁的他只是胆小,不想触犯城市的规矩。也许,他对鞭炮并无太多热情,那么他以后会带着他的孩子,在大年夜以点燃一串鞭炮的方式,做新年的庆祝与内心中深深地缅怀么?
也许,若干年后,那声除岁的鞭炮只能在有关春节的节目中响起了。有如其他的节日传承一样,真的成了一个只能用于表演的,干瘪瘪的符号。没有精神寄托在仪式,是没有灵魂的,终归要归于它该有的宿命。
禁放如果能从种类,火药用量,燃放时间上加以控制,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应该能达到既防止伤害,减少污染,又能保留传承的目的。
有一说,人在最后,会有一生经历在眼前演示。若果真如此,那希望这演示可以倒着来,在最后时刻来演绎每个人记忆中最美好的童年,在童年的鞭炮声中随来接引的亲人离去,必也是幸福满满,满满的幸福。
故乡的厚土,这个夜晚,你那里可以烟花绽放,小村今日的夜空,应该也如往年一样被焰火照得彤亮……
蛇年 正月初二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