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4月20日上午第三节四(1)班英语课,由我校入校两年的新老师李琼慧执教。这也是她改行教英语,本学期第三次听她的课了,每次听课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都进步,透过每次的进步都能看到她不断努力的身影,所以我认为她有成为一位好老师的基因。
一、妙用导入,培养“全员”意识
李老师的师生问好,借鉴了黎艳芬老师分享英文口语方式进行。课堂引入也让我眼前一亮,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表情达意,礼貌交流,通过用“活”英语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播放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英文版的乔治、佩琪动画片,这种动画式情景引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眼球,老师润物细无声式地过渡到新知学习。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思考视频涉及的内容是天气,很好地复习了前面所学,在熟悉旧知的基础上探索新知,对“开口”困难的学生通过视频跟读,老师带读和全班齐读等形式,做到了基础学习“一个都不能少”。
二、精心设计,活动环节紧凑
教学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总体上能张驰有度调控课堂节奏,如播放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视频,从中得到不同的天气,相机用英语表达出来,近而提炼出关于天气的形容词,周游世界后回到我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天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铺垫。李老师充分地运用希沃教学,借助课件中鲜活的视频、有声的对话和游戏PK等载体,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李老师采用看、听、说、读、写、玩、演等多种教学活动,设计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学生能较好地跟进,没有断点。如在分角色扮演对话阶段,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本次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流畅表达,在不自觉中操练有利于学生内化新知。李老师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学生不是“逼”着学,而是被“牵”着学,培养学生想表达和想掌握的进取心和参与意识。
三、评价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李老师本次课堂通过学生自读、小组读、双人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活泼训练了速度、节奏和密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给予教师个人评价与全班集体评价相结全,多角度地给予评价,奖品形式有贴画、掌声和言语,直观有趣充满人性化。在英语课堂上,能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思想高度兴奋,思维高速运转的状态,达到以评激趣的效果。
四、组内研讨,交融互通成长
英语学科组的老师们对李老师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后段努力的方向如英语发音要标准,不要养成了拖音的坏习惯;老师要注重听学生发言,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板书的课题应揭示课题时相应进行,不要提前写在黑板上,还注重发挥教师书写示范的正面作用,如单词的大小写要分清;自编对话可以采用打印的手写体(或衡水体)给学生一个工整的模版参考。还有关于听说读写,最终要通过练习落实到写上面来,学生练习书写的时间不多,且作业留到了课外,没有体现限时作业当堂作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中针对“三类临界生”的参与机会较少,可能是因为公开课担心影响课程的达成度而用优生代替了。肖青老师建议公开课还要与常态课接轨,少一些少数优生的表演,多一些学生理性成长的机会,不然就失去了公开课的意义了。
维尔霍汉尼娜说,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他走上了专业研究的道路,他就会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他就会对自己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突破难点和考点,肖青老师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阅读和仿写句子能力的培养,要从看图写话入手,由浅入深,先让基础生仿写填空(单个词语),再让中等生说出来,再请优秀生到黑板上去完整地展示。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能够服务学生发展,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有存在感的课就是有益的课。能体会到工作乐趣,就不会把教学看成一种单调的、乏味的、没有创造力的机械劳动。
为了上好课,上出学生们喜欢的课。李老师从希沃白板局外人,到今天较为熟练地运用,背后是她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付出。李老师,作为新机制招录教师,一头挑着良知一头挑着责任,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道路上,耕耘来增添工作的底色。这也让我看到了国家逐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提升教师待遇,优化教师服务方式,吸引年轻教师将到农村基层执教的真招、实招。农村孩子的教育充实新鲜血液,为农村孩子的发展多了一份希望。
感悟:学校常规的听评课,就是充分地挖掘本地的、身边的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互听互评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开阔老师们的教学视野,明确教学的努力方向,发现他人的教学短板,学会自我类比克服,从而完善与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素养,打造合格的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