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作家冯唐的最新力作《无所畏》,内心感叹:真是好书,一部袒露自我的真诚作品,展现了一个真性情的成功男人的所思所为。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医生、商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高人自有高明之处,写本文只为向高人学习,汲取养分、丰富自我、提升思维境界,最终希望能在行动上指导自己。
从他的简历我们看到他身兼数职,而且都做得不错。但他也不是一出生就能做到这样的,也跟多数普通人一样从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等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他跟很多学子一样,走到了医学博士。他所不同是的从小就养成了背诗、读书写作的习惯。小的时候背的诗多了,和小伙伴们在澡堂子了胡闹惊动了大人们,他脱口而出一句诗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惊讶了搓澡的男人们。可以说是他从小背诗歌,后来坚持创作诗歌成就了他是诗人身份,作家的头衔也是在于他一直以来的坚持。下面分享下他为什么写作。
第一,为了消除肿胀。听不懂吗?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高中时处于青春发育期,比较肿胀,对世界似乎总有很多感悟,但是总不确定,总想表达,通过写作一定程度转移了青春躁动的注意力。
第二,为了与众不同。这个就不多说了,做什么事他都是追求优秀的,高中时就开始写长篇小说,写了十三万字,这在他那个时候的中学时期来说是少有的。
第三,为了泡妞。很实诚吧,他骨子里就热爱妇女,这是美好的品德。女人也爱有文艺范的男人。
第四,为了打发无聊,为了不疯掉。他去美国读书期间,几个网站逛腻了,实在无聊就开始写小说。
第五,为了修炼智慧。别人总觉得他分裂,一直做着一份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还不放弃写作;写作写出了名头,还不放弃全职工作,不去全身心追求理想、打造自己的文字江山。他觉得他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他经历、理解、表达的时候,把经历过的日子再过一遍,沉淀下来的就是比金子还难得的见识。他也习惯了压榨自己,在忙碌的全职工作之余不停地写,源头有活水,山涧间的山泉就不停地流。
第六,为了补贴家用。写文章还能挣钱,多挣一元,也是欢喜不尽。精神生活也需物质支撑。
从他说的几点可以看出,写作成了他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写作从小开始,坚持出成果。很多时候,无为而治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不把背诗、写作当作一种负担,而当作一种乐趣,那对个人的正面影响是无穷的。所以对于小孩子的学习,不要去逼迫,比如我小孩在读书这块,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带着他一起读书,慢慢感兴趣了自己就爱书了,到了书店每次都要买好几本书,有次玩的时候突然跟我书要买书,我就把当当书店打开让他随便选,他选了20多本书,爱书是好事,要多少买多少。所以个人总结:爱好、读书、写作等从小培养,而不是从小抓起,逼迫。两者产生的效果是决然不同的。如果希望培养孩子绘画方面的修养,就直接带他到绘画艺术展比大人苦口婆心的说效果好得多。
而对于写作,冯唐也提出了他的几点做法:
第一,要积累。写作是阅读的儿子。想写好长篇小说,最好能读够一百篇长篇小说,最好能熟读之中的二十篇。想写好诗歌,最好能熟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最好能背一二百首。积累越多,心智中那池水就越大,一块石头扔进来,溅起的涟漪就越大,产生灵感的概率就越高。
第二,要动手。万事开头难,尤其是找虚无缥缈的灵感。写作就像挖矿,坚持一阵,就有机会挖到矿藏,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是至少比不动手挖的成功机会要大很多。写作的第一秘诀是尽快开头;第二秘诀是建立屁股和椅子的友谊;第三秘诀是必须结尾。
第三,要碰撞。也就是相互交流,交流产生思想。
对于写作的确如他所说,写起来才有机会,正如游泳只有下水才能学会,以上是个人学习冯唐写作章节的总结,好书值得分享,希望你也能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