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最适合将过往的烦恼卸下,许下对新春的期许。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
周四晚上,伙伴们期待着线上的读书会,共读共享未来,过去已经无法将我们羁绊,我们的新信念系统正在建立,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今晚共读《生命的重建》第四章——问题是真的吗?生命中只有真实的那部分是我不能改变的。由阿苗老师主持分享,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刨析和挖掘信念。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我们静下来,慢慢思考,就会开始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开始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
阿苗老师娓娓道来,通过自己的故事,体验和感受,向我们展现了她与财富的关系,表象是“我对财富没有概念”,实质上是我与其他人的关系都融洽、友爱。看清自己的思想,看到自己与工作事业、财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找到自己深层次的信念。
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结果。我们相信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会变成真的。在我们的世界里,一切安好,宇宙相信法则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相信好事不断,就会心想好事成。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或者半信半疑,就会无形中让能量拉低。要知道,信念是一个人内在最大的力量!
正如书中所言,如果你相信它,它看上去就是真的。如果想过快乐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去想快乐的事情;如果想过富裕的生活,我们就必须思考财富的本质;如果想得到充满爱的生活,我们就必须追求爱的真谛。
选择是由自己决定的。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比如婚姻的岔口,事业上的岔口,个人生活上的岔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人生中紧要的几处选择对了吗?
接着,老师又引领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观念的更新。通常思想是有阶段性的。这也不难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没有亘古不变的。我们要拥有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思想也一样,在更新交替中发展变化。比如:小时候妈妈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我们有辩别能力了,自然不能把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我们会学着与陌生人打招呼,交谈。不管过去我们曾经有过那些消极的、被动的、限制性思维,从现在开始,就在这一刻,就学着改变它,“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源泉,你是你世界的主宰者!
第二位嘉宾老师是我们熟悉的苑姐,她非常刻苦努力,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几十年从未放弃学习,从她身上,我们看到学习能改变一个人,不仅仅是容颜,气质,更多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柔和和力量。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我们相信绽放的生命,就会在现实中看到绽放的苑姐。她的经历和阅历,也启迪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还得行千里路,还需要阅人无数。
但愿疫情结束,我们都能在读书之余,去多行一些路,去多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去获取一些在书本里所不能获取的东西。
短暂的相聚,美好的顿悟。爱在我们之间滋养和流淌,也许是老师的一个词、一句话都已经深入吾心,直抵灵魂。感恩老师的辛勤耕耘,播撒爱的种子,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立下目标,做出改变,不负春光,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