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endif]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一贯提倡谨言慎行,但过于谨慎又会导致犹豫不决,畏首畏尾。这里只是针对季文子而言,并非所有事再思即可。陈天祥在《四书辨疑》中引王滹hu南说:“事有不必再思者,亦有不止于三思者,初无定论也。”又说“夫子之言止是言文子过思之蔽,非谓天下之事皆当止于再思。”
第十五章,[endif]是对宁武子的评论。可与本篇第二章的南容和第六章的“乘桴浮于海”参读。宁武子的愚,并非真愚蠢,而是类似于蘧伯玉的“卷而怀之”。在孔子看来,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是君子所为。
第十六章,[endif]归与章,是孔子自述在陈思归之意。《史记》记载,当在季康子召冉求回鲁之时,孔子担心门人狂而志大,简而疏略,恐有误于后人,欲回国教授生徒,成就后学,传道于后世。
第十七章,[endif]伯夷叔齐章,讲为人处世要不计前嫌。在孔子看来,能做到不计前嫌,不思久怨,对人宽容,就可以称之为仁了。
第十八章,[endif]微生高章,孔子论直,直作为“仁”的重要内涵,孔子多次谈及。在孔子看来,别人借东西,有则有,无则直言相告,不需要再借物与人。孔子认为微生高的做法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行为,不能算是“直”。
第二十四章,《论语》多次记载,孔子反对“巧言令色”之人。孔子提倡做人要正直坦率,言行一致,不能表里不一。这也是“仁”的重要内涵。
《论语》的编纂者把孔子弟子安排在前,把历史人物安排在后,意在说完现实说历史。但有意思的是,到了第二十四章,《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出现了。左丘明与孔子关系很密切,他们有共同的经历,同其好恶,值得深思。
第二十五章,“各言尔志”章,承上启下,谈孔子的理想。本章与“农山言志”“四子侍座”“厄于陈蔡”等章是相通的,朱子《集注》引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分明圣贤气象在内。本章就是在讲孔子的社会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一种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状态,与“大同”理想完全一致。康有为说:“此明大同之道,乃孔门微言也。”
最后两章,是本篇的总结。
第二十六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谈到了最后的落脚点,即“自讼”。人修行在我,要内自省,在心中培养仁德。为什么《论语》的编者会将“吾日三省吾身”章安排在首篇,这里又列“自讼”?不管“三省”还是“自讼”,都是内省。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这一篇的用意以及内在关联,就不难看清楚了。
本篇最后的“十室之邑”章,“忠信”与“好学”再次出现。忠信之人有的是,但是真正志于道的人却寥寥无几。联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和“士志于道”章,不难发现“志于学”就是“志于道”,志于道就是志于仁,就是止于至善。
为什么公冶长篇最后落脚在这一章?其实,孔子文、行、忠、信之学,层层递进,最后的目标还是学,学就是道。孔子追求的善,至善也;孔子之言所闻之道,至道也。
上半篇谈孔子弟子,下半篇谈子产、晏平仲、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孔子品评历史,就像孔子作《春秋》一样,不欲“载之空言”,这一篇就是结合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实,从不同侧面阐述“仁”的特征和内涵,揭示“仁”种种表现,阐发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孔子评人论事无不以“仁”为标准。
四、[endif]小结
最后,用杨朝明先生的话做个小结:
“《论语》的编者把孔子弟子安排在前,历史人物安排在后,意在说完现实说历史。”
“谈历史是为了谈现实,往后看是为了往前看,是为了观照当下。”
“我们在走进《论语》的每一篇时,既要见到树木,更要见到森林。只有看到《论语》的整体或全体,才能更接近《论语》编者的用意。”
五、几点启示:
1、通过《公冶长篇》的学习,我们可以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原则运用在日常观察言行,识别谁是真正值得相交的仁者。
2、了解孔子、颜子和子路的工夫所在,并明白自己下工夫的地方。
3、《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我们要学会看前人的“气象”。知道有这样一个方向在我们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