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有许多老师就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许多误区,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偏离了航道。
古诗教学的根本是读和背,但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们背诵,往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古诗接龙》全套书籍以春夏秋冬四字为引,将两百首古典诗歌串联成四条龙,首尾相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不失为一套首当其冲的古诗读物。
“引读”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学习诗词最实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朗诵。理解后带着感情朗读,不理解的情况下模仿着朗读,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效的。
课堂上,韩老师带领孩子们读题目、作者、诗句,边提问边“引读”,在诵读的间隙穿插简单的、内容活泼的解释,解释完再读。
这种“引读”法教学的好处很明显,一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读的次数多,全部学生能够当堂熟读,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很高。二是老师“引读”的语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词,在潜移默化中掌握200首古诗词。
巧用时光尺,寓教于乐
韩老师借助“时光尺”,定位诗人的出生年代,生平,历史背景,再解读题目,最后在引读中深入浅出理解诗意。
这是韩老师的创新,以一把“时光尺”为线,将中国浩瀚诗海中的颗颗星辰缀入其中,帮助孩子触碰真实历史中的一位位诗人。诗人在孩子们口中不再只是一个个背诵的姓名,更是拥有“朋友圈”的鲜活人像。
通俗易懂的语言,妙趣横生的设计,韩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古诗词的天地遨游,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时空概念逐渐在孩子们意识中建立。
以史解诗,以诗串史
诗词与历史关系密切,大唐盛世才能孕育出孟夫子之风流、李太白之飘逸,靖康之耻才会导致易安之惆怅、岳将军之悲壮.....学习《古诗接龙》时,韩老师力求让孩子们对历史有所了解。
所以《历史朝代歌》及《三字经》中关于历史的部分,会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不断重复,使“诗”与“史”产生链接。
随着古诗越学越多,学新诗时就要尝试联系学过的诗。比如学习杜甫的诗,韩老师会问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 在这里杜甫还写过什么诗?他游历祖国河山时写过什么诗?他在安史之乱前困居长安时写过什么诗?战乱期间,他在逃难时写过什么诗?他离开成都漂泊他乡时写过什么诗?
除了按杜甫的生平来理顺他的作品,还将杜甫与其同时期的诗人进行比较联系,这样纵向和横向联系使“雪球”越滚越大。
孩子们对历史朝代歌、中华诗词的发展脉络烂熟于心,对于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段也非常清楚。这样以点带线,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便会更上一层楼。
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韩兴娥老师教学的重点。作为老师或家长的你,不妨跟随韩老师的课程,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孩子轻松有趣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