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宁,有个叫乔生的年轻人,自幼就因才华出众闻名四乡。可时光流转,他二十多岁了,依然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但乔生为人最重情义,对朋友总是掏心掏肺。他和好友顾生感情深厚,顾生去世后,乔生常常接济顾生的妻子和孩子,从不间断。
晋宁县令十分欣赏乔生的文采,两人志趣相投,来往密切。后来县令在任上去世,家人因没钱返乡犯了难,乔生二话不说,卖掉全部家产,护送县令灵柩和家属跋涉两千多里路回家。这件事让读书人都敬佩他,但他自己的日子却过得更艰难了。
同县有位史孝廉,他的女儿连城不仅刺绣精巧,还饱读诗书,是史孝廉的掌上明珠。史孝廉拿出连城绣的《倦绣图》,公开征集才子题诗,想借此为女儿寻个如意郎君。乔生写了一首诗送去,文采斐然。连城读完满心欢喜,不住夸赞乔生有才。可史孝廉嫌弃乔生家境贫寒,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连城却悄悄托人假装父亲的意思,给乔生送钱供他读书。乔生感动不已:“这世上竟有如此懂我的人!”从此对连城暗生情愫。
没过多久,连城被许配给盐商的儿子王化成。乔生虽然绝望,却始终无法放下这份思念。突然有一天,连城得了重病,一位西域和尚说,必须用男子胸口的肉做药引才能治好。史孝廉去求王化成,王化成舍不得,坚决拒绝。史孝廉只好放话:“谁肯割肉救我女儿,我就把女儿嫁给他!”乔生听说后,二话不说,忍痛割下自己胸口的肉送到史家。没想到史孝廉怕得罪王化成,只想拿点钱打发乔生。乔生又气又失望,一甩袖子就走了。
连城心里愧疚,托人告诉乔生:“我怕是活不了多久了,你别再为我费心思了。”乔生却说:“我这么做,是因为你懂我,不是贪图你的美貌。能被你理解,就算死也值了。”后来两人偶然在路上遇见,连城冲他轻轻一笑,乔生顿时觉得满心欢喜。可王化成催着要办婚事,连城急火攻心,旧病复发,竟然去世了。乔生去吊唁时,悲痛过度,也跟着离开了人世。
乔生死后,在村外遇见了好友顾生的鬼魂。顾生要送他回阳间,乔生却说:“我还有心事没了。”他一心想知道连城的下落,顾生便带他找到了连城。连城含泪说:“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和你再在一起。”乔生求顾生打听连城转世的地方,发誓要追随她。这时,一位白衣女子宾娘走来,问连城乔生是谁,听完后也忍不住落泪。乔生还想问宾娘的事,顾生突然来报喜:“你们两个都能回阳间了!”宾娘一听,哭着求乔生带她一起走。乔生再三求顾生帮忙,顾生这才答应。宾娘跟着仆人去了长沙,乔生则和连城慢慢往家走。
连城担心回到人间后又生变故,让乔生把自己的尸骨搬到乔家,这才放心复活。回家后,她还是忧心忡忡:“得想个周全的办法,不然我们还是做不了主。”于是,连城以鬼魂的身份和乔生一起生活了三天。等乔生醒来,立刻派人去史家迎回连城的尸骨,连城果然重新活了过来。
王化成得知后,把乔生告到官府。官员收了贿赂,把连城判给了王化成。连城到了王家,坚决绝食,一心求死。王化成害怕闹出人命,只好把她送回史家,史家又把连城送到乔生家。连城病好后,常常惦记着宾娘。有一天,宾娘竟然真的来了,原来是她父亲史太守派人护送她来的。乔生以女婿的礼节拜见史太守,巧的是,史孝廉也来了,和史太守一聊,发现两人竟是同宗。这下,两家人欢欢喜喜地成了亲戚。
蒲松龄感叹道:因为一次微笑就认定知己,甚至愿意付出生命,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太傻。但想想秦末田横的五百壮士,为了知己不惜赴死,就知道知己是多么珍贵。这世上知音难寻,所以读书人常常盼着能遇到懂自己的人。可惜啊,这样的缘分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