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先秦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同时也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孔子强调礼的重要,主要是将传统礼制归结何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将一种外在的强制性规范改变为主动的内在欲求,孔子将情感、观念、仪式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这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在表面看来,儒、道是相互离异和对立的,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消极避世,但实际上两者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是相互补充和协调的,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可能会对艺术和审美带来束缚、损害和破坏,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也就是审美关系,主要追求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表达,有利于艺术的创造和发展,前者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后者则是更多在创作规律方面。
赋比兴是先秦文学重要的成果,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以抒情胜,中国文学的抒情也多通过将情感客观化,将情感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从而达到感染他人的效果,“比”“兴”是使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客观化的具体途径。
赋则是白描式的记事、状物、抒情、表意,这种手法多用在说理的文章中,孟子在论述政治之理的文章中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而庄子又在论述哲理性的文章中以奇特夸张的想象为主线,以散而整的句法为形式,使逻辑议论溶解在具体形象中而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高举远慕式的“飘逸”。
在建筑风格上仍然体现着实践理性精神,首先,中国主要的建筑都是宫殿建筑,是去供奉世上活着的君主们的场所,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等因素体现在中国建筑中,同时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把空间意识转化为了时间进程,使人们在游历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时感受到对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主宰。其次,建筑物的严格对称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这在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但同时他也不是刻板单一的对称,在严格的对称中仍然存在着变化。
先秦时期儒学的发展为之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道家文学思想则与儒家文化发生碰撞交融,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文学上赋比兴的产生和发展对之后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思想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美的历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