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趁着空闲,整理出了这学期孩子们的获奖作品,内心不禁感叹:这些娃实在是太厉害了!!
怎么了呢?请看下图
这是这学期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写作,好好修改作文想出的新招儿,将他们的佳作投稿投出去,没想到竟然也收获颇丰,可见孩子们目前的写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当然,能够获奖的只是班级的三分之一,下学期要让争取更多的小朋友都能被看见,被更多的人看见。
其实在习作这条路上,我一直在不断尝试,从二年级接班开始,从开图写话开始,践行到现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法。
1.好作文是指导出来的,更是修改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们远离乡村生活,虽然物质生活相对充足,但生活的体验感是相当欠缺的,一提笔时大部分孩子言之无物,甚至不知道如何动笔,但稍微一引导好像又有点儿方向了,这就是我刚接班时班级里大部分孩子都水平。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写想象作文吧,于是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来修路搭桥,把已有的经验按照单元习作的要求去引导,然后在谈话中帮学生理清思维,学生动笔时自然就轻松多了。
例如四下一单元的作文《我的乐园》,哪儿才算我的乐园呢?学生抓耳挠腮,难道是游乐园吗?我告诉他们,乐园除了会给人带来快乐,一定是一个你常去的地方,
似懂非懂之间,学生开始动笔,竟然好多篇都挺不错的,真让人意外。看来由不知道到写什么到写得好,学生差的是框架,他们还不会结合习作的要求来组合脑海中已有的储备,那些经历就宛如一颗颗珍珠,而老师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帮助学生完成那串最完美的作品。
在一个班级里,认真的孩子总是学的要高效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足够专心,讲授的方式适合大部分孩子,并不适合资源储备不足的孩子,他们本身经历有限,词句的储备也极其有限,那么习作的指导就应当更有针对性,帮助他去梳理他脑海中的记忆,而不是罗列一个例子之后让学生自行举一反三,这个时候的一对一才是最高效的。
2.好作文是多读多积累,无论读什么,只要你爱读。
在向文字书过渡的阶段,有部分小朋友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情况,要么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遇到不会的字非要问清楚查明白不可,要么就是不感兴趣,一本书三下两下找插图就看完了,实在是难以静下心来……当然因为确实输入,所以这部分孩子的写作常常难以过关,需要二写。后来我在班级里举办了一些活动,小组阅读比赛,好书推荐活动,每日共读等等,让学生们整日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在这种情况下,再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会装模作样地翻几页,而渐渐地,量变引起了质变,那些有趣的词语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蹦到脑袋中被记住了,反正就是在作文本上会使用了,渐渐地,上周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而且写得也越来越好了,渐渐地,自信也来了
3.好作文需要是修改出来的,是需要被看见的
习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若是有人期待你的作品,那动力可就不一样了。二年级写话时,每次写的好的文章我都会隆重地抽一个时间来进行全班分享,并且展示那些好作文,并且告诉所有小朋友,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无非就是好词好句、修辞手法,加上之后文章会增色不少,等到班级大部分孩子都达到这个水平之后,我在班级里创办了周报,每周一期板报隆重推出,并将小作者的姓名放在醒目的位置,这又放大了他们的荣光,每次板报发下来都会第一时间寻找,有没有自己的文章,习作于他们而已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再后来,习作的字数增加了,学生写出来好像又有些畏难情绪了,于是我创建了班级公众号,发布优秀的文章,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甚至还公开投稿,这下子孩子们修改作文,修改得更起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