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认为,大丈夫应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的修养往往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君子,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
文章开头也用了“连一间屋子都扫不了 怎么能平天下呢?”的小故事来讲述这一个道理 。
而以上说的四点,也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四个阶梯、四个层次。清代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完美的例子。
而今天我并非要讲述这一个的起源与发展,而是想讲一下我自己对修齐治平的感想。
首先我认为“修”是做好内在修养的意思 就是要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能够独善其身 。“齐”不仅是使众人团结,而且是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众生,拒绝阶级压迫与剥削。“治”则是有能力,有才干去使国家富强、去使民族振兴、去使人民幸福。最后一个“平”我认为是一种对社会、对世界的展望,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