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读一本管理书籍,就读《管理的实践》!”
注:文章旨在提炼精华,方便没时间看全书的朋友也能有所感悟
看完了如何管理企业,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看下如何管理管理者。
管理管理者
公司是有管理者(管理层)和员工(基层)组成的,而管理者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也是最稀有的资源。
管理者解决企业的基本问题:秩序、结构、激励、领导力
那么如何管理管理者,有几个基本要求:
1.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2.为管理者的职务建立适当的结构;
3.为管理组织建立健全的结构性原则;
作者注:既要让管理者能自有的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也要有合理的体系架构和一定规章制度,不能乱了章法。
十一.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企业绩效要求每一项工作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尤其是每一为管理者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将企业客观需求转化为个人目标,一次能确保经营绩效。
1.上司的误导
在管理结构上,必须兼顾管理者及其上司对管理工作的要求,而不是只重视上司的看法
2.管理层次的差异
高效能的企业管理层必须将公司所有管理者的愿景和努力导入一致的方向,确定每位管理者了解公司要求达到的成果,而且他的上司也应该知道下属达到了哪些目标。
作者注: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所说,有的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觉得大象是圆柱形的,有的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是修长。管理者这看待事情的角度大相径庭,明明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却浑然不知,或明明讨论的是南辕北辙的不同事情,却误以为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件事情,所以确立好一致的目标和统一的言语非常重要。
3.管理者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为了在投入的努力中求取平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目标时,都应该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思考。
有形目标:经营和管理者的组织和培养
无形的目标:员工绩效、态度和社会责任等
4.管理者的目标如何确立,由谁确立定义
管理者应该负责让自己所管辖的单位对所属部门有所共吸纳,并且最后对整个企业有所贡献。他的绩效目标是向上负责,而非向下负责,也就是说,每位管理者的工作目标必须根据他对上级单位的成功所做的贡献来决定。
5.通过测评进行自我控制
以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手段,可以达到比目前大多数公司绩效标准还高的绩效。
6.正确的使用报告和程序
企业应该把报告和程序保持在最低限度,只有当报告和程序能节省时间和人力时,才运用这个工具,并且应该尽可能简化。
切勿错误的使用报告和程序:
- 程序是道德规范的工具(永远不可能靠制定程序来规范行为,正确的行为也绝不可能靠程序建立)
- 误以为程序可以代替判断
- 报告和程序应该是填表者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衡量他们的绩效
作者注:我们再工作经常会有日报,周报,月报,年度总结,各类表格等各类报告需要填写,设计程序的人的初衷是使得工作更有节奏,更有章可循。但是过于繁杂的程序要求会本末倒置,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无用功,或者只为讨好上层管理所做的报表,导致该做的任务没有做好,效率下降。
7.管理哲学
企业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
企业应该把报告和程序保持在最低限度,只有当报告和程序能节省时间和人力时,才运用这个工具,并且应该尽可能简化。误用:
- 程序是道德规范的工具(永远不可能靠制定程序来规范行为,正确的行为也绝不可能靠程序建立)
- 误以为程序可以代替判断
- 报告和程序应该是填表者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衡量他们的绩效
8.管理哲学
企业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这点的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