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纯形式,确是任何具体的具有时间空间属性的东西的条件,没有时间形式,钟表是不可想象的,任何前后相续的概念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24小时或者说宇宙时间了,就是前后相继都是不可想象的。空间也是这样,没有纯空间,你说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不可想象,这是我们组织经验的基本条件。
康德会说,你要问我,我们人的经验里面有什么主观的建构?
首先第一条,你任何的现象里面都有时间和空间。由此康德得出,纯时空,他说实际上不是经验性的东西,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他始终强调这一点,不要忘记。时空是观念性的东西,不是经验性的东西,你不可能说我在大自然当中我要找出时间来,是找不出来的,他是观念的一个建构。
所谓观念就是不是直接感性经验的对象,我们凭我们的感性经验是经验不到时间和空间的,比方有的人会不服气,我怎么不能,我跟在你后边进了教室了,我就经验到我在你后面,你已经忘了,前后相续,你已经有了个时间概念,再已经有个时间形式在里面,你才能够说谁在前面后面。
没有时间,没有前后相续,你经验不到前后。你看到的是两个人在动,你经验不到前后,这里面你把这两个人在动,你给他加上了前后。你说有前有后,我在前你在后,至少康德认为没有时间纯形式,你只能说两个物体在动,你不会说有前后,有先有后不可能,我们的经验一定是具有某种秩序,首先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秩序。
在哪儿,在先还是在后,在哪儿是指空间。在先还是后在什么时候,就是任何经验都少不了,我们无法找出超越时空的纯经验。任何经验都是在时空当中发生的,换句话来说,他们都具有时空的某种形式。
这一点我想不应该有异议。因为我们再想一想我们的经验就很清楚了,不用争论,不用说了,康德说的时间和空间不能够用感官来经验,它不是我们感性经验的对象。因此,只是在我们对他们的纯粹表象中向我们出现,石头或者一棵树他是实在的。我们在日常经验当中,可以有这些实在的东西。可是观念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表象,只有在几何学和算术中,时空才能够是这样的图像。
因此康德说,我们绝不能够说时间和空间是外在世界当中的对象,是针对牛顿的评价说,牛顿认为是绝对时空论,认为时空实际上是可以从逻辑上来讲没有错,世界上所有具体东西都没有,可以有时空,然后,他老人家就把时空理解为巨大的一个容器,然后,整个的宇宙所有东西,就在容器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是外在的。
而康德跟牛顿完全相反,我们时间和空间不是外在世界当中的对象,我们不能够说这些东西,是像石头和树枝一样在外在空间当中,而只是说,他实际上是我们的经验事物的基本形式和条件。
我们经验棵树也好,经验一场战争也好,或者我们经验一种抽象图案也好,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经验具有这些经验的基本条件。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去这样经验,我们不可能具有事物的经验,但是,你要一定要逼问康德他老人家,时间和空间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他会说从他的起源上来讲,他是属于世界本身还属于我们人的,当然是主观的,他是属于我本人的,但是,从他的有效性来讲,他是客观的,他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
现在是下午4点三刻,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4点三刻,他是普遍有效的,这一点来讲他是客观的。所以,康德的思想就比较复杂,原来我们认为是主观就是主观,康德说可以有主观的客观,主观是指他的起源不是来自于客观世界,是来自于我们人的主体性,但客观是指他的效果,他是普遍有效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当然是客观的。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客观的意识,客观他应该是事物本身,而不能是我们主观心理的产物。可是康德会说,我承认你是这么一说,但对我来说,客观是主观之客观,就其起源来说他是主观的,就其效果来说他是客观的。
这是康德这比较复杂的一个观点,其实想想也不是难了,当然也不是简单,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人的主观条件,是我们心理的特征,不是宇宙的特征,康德他老人跟牛顿完全两回事,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宇宙的特征,你可以想象在宇宙当中空无一物,但是,可以有时间和空间。
首先就有时间,康德说,他是我们内心的结构,是我们心理的结构,不是事物本身,不是宇宙的实在,跟你讲清楚,但是,康德了,讲来讲去,现在我们还是牵涉到直观,仅仅凭直观,无论是感性直观,还是观念性直观,都得不到关于事物的任何知识,知识还需要有概念的活动,概念的活动是什么意思?
知识一定是判断,判断是什么?判断是我们把不同的现象以某种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
在我面前有一棵树或者有辆车,首先有两个东西,树车,然后,我们通过一个方位,在我面前有一个椅子,以这样的方式使我们跟他处了一个关系,然后,我们把他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判断,因此椅子这不是判断,这是表面,他有个潜开始,它不是皮球,它不是桌子,他是椅子是一个判断,判断实际上是隐含着我们对事物的一个结构和联系。
不同的现象之间的结构照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形式,按照一定的结构,我们连接在一起,这叫知识,这员判断,光凭直观,我看到红颜色,这不叫构不成知识,这只能构成我们的经验,但构成我们的知识,我比较这是红颜色。那个他就是红衣服,这是知识。
里面必须要有概念。而且康德讲必须要有概念的活动,也是概念的建构活动。换句话来说,通过概念把他们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判断,才能形成知识。仅仅直观不可能形成知识,我直观到一个皮球,傻瓜都会知道这不叫知识,这只是不过是说,我有一个直观经验一个感觉。这不叫知识,知识我一定能够作出判断,这是一个皮球在,时候你必须要有概念,因为是,在西方哲学中“是”是(存在)第一概念。
所以,没有“是”,就形不成判断最基本的一个判断,现在是下午,就有一个是,他是一个大学生,就有一个是,这是一个概念,你没有这样一个“是”,形不成判断,就构不成知识,我们永远只有直观的表象,只有表象。
当我们说经验和知识的时候,必须是这两个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表象和他的表象的综合。甚至,他说在数学和几何学中,也不可能有任何直观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在使用判断中展开的概念,任何知识都一定会有概概念,而概念是在判断当中展开的。
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就是我们人的意识,最基本的行为,就是结合这两种直观的概念。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意识,我今天怎么这么难受,你这样的一个意识或这东西真的太难吃了,哪怕是很简单的很粗陋的一种意识,也一定是这两者的结合。我们所有的意识实际上,永远是这两者结合。
传统的实在论经验论者要高明不多。我们原来认为,只要我们感官知觉是正常的,我就有意识,错了,意识里面已经包含了我们的概念,这一点康德真是很对。我们最基本的行为就是结合直观概念,先于这种结合,根本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就是这两者的结合,这是康德了不起的地方。
因为按照旧唯物主义,旧经验主义者或者就实在论者来说,意识好像是一个非常素朴的东西。往往我们把意识理解为直观,有意无意地理解为直观。你打我一下,我有一丝疼,你是这样的意识,而没有像康德那样,实际上不这样的意识里面,已经掺杂了概念的活动。
而实际上,我们的意识是有两种非常不同的表象结合的结果,一个感性直观提供的对时间和空间当中的对象,被动接受的表象和推理性的表象。
我看到一块大石头,这是被动的。我走过去看到,但是,这块石头一定很重,这就非被动了,他一定是主动的,我们的意识首先感性直观提供在空间和时间当中,对我们被动接受的对象的表象。然后,还有一种就是再加上我们的推理性表象,这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很重等等。
我们把这两种表象结合起来以后,产生了判断。概念是表象结合规则,康德后来讲概念,他更多讲的是范畴,什么叫范畴?
规则,表象之间如何结合规则。一切经验都是表象,或者表象综合,但是,表象不能随便综合,他的综合是有规则的,有结构的,有章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