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获
1.北大学霸的高效学习方法:
想到就一定要做到的霸气,内在形成自信;
知识结构化:每天晚上把当天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回想30分钟,写在纸上,想不起的就打开书看看;
作息规律、精力充沛,学习效率高;制定详细行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学霸自律秘诀:
计划程序化:每天早上定计划,并在大脑中把完整的过程想象3遍。不光写在纸上,还植入积极的成功画面,执行计划时就会感到很快乐。
2.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不想做,没动机;不会做,没能力;忘了做,没触发。
只有当事情变得简单时,人们才有可能行动起来。
几门课不好,千万不要想着一起解决。短时间内从一门课的一个点突破,让学习变得简单,孩子找到自信,才能有结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简单开始启动,这是人类心理的共同点。
运用小步子原理,把目标细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轻松做到。
3.福格行为模型:行为=动机+能力+触发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行为,从不关心行为背后的动机、能力和触发点。
优秀的行为需要:充足的动机;足够的能力;有效的触发。
动机:完成某事的强烈愿望。
能力:完成某事的技能。
触发:启动行为的事件。
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感到痛苦恐惧、没有希望,他就不愿意去做,他的动机不足。所以要从小事、简单的事做起,让孩子感到快乐,充满希望、有成就感,他才愿意做下去。
当完成事情需要的能力与孩子具有的能力相匹配时,孩子就有了信心。能力不够,他就会有压力。
孩子的任何动机和情绪不会错,家长不要否定孩子的动机。游戏化育儿,趣味化陪伴。
有效的触发不能太简单,家长要给孩子找到一些有效触发。有效触发启动后,新习惯就养成了。
4.养成新习惯法则
三个法则:想要;内在匹配;现在。
想要:确实想要养成新习惯,动机足够。
内在匹配:想要养成的习惯和你的能力相匹配。
现在:创建一个触发,现在就开始养成新习惯。
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不要满足于成长的快乐,要找到改变的快乐。
我的感受
1.今早李老师把福格的行为三要素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讲得比较透彻,我觉得挺受启发。家长想让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只从行为上提要求,不考虑孩子的学业情绪、不管孩子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去找到触发点,那是非常困难的。
2.另外,连麦答疑时给家长的建议,也会对我有启发。我还没有去上积极学习指导师课程,李老师在这些天的直播中多多少少会讲到(用到)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我每天跟直播其实就是在学习着了,所以我一天都不想错过。直播中的问答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案例,对我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了。
3.“不要满足于成长的快乐,而是找到改变的快乐”;“学的太多,用的太少”。反观自己,一定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改变呢?目前能做的就是直播学习后复盘一下,完成打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