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提前批阅自学单后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不断缩小“我以为”和“学生以为”之间的差距,实现无缝对接。

我以为本节还可以有另一个标题《概念课一定要先找到学生的已有经验》。

      用字母表示数


自学单1.0版:

预计的课堂针对性指导:


以下是批阅后发现的问题:


虽然“”重复循环”和“”简便形式”都写在书上,可学生视而不见,可见我严重高估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以下是根据反馈做出调整的自学单2.0版:

改动一: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思考:凡是概念性的课,必须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那经验是学生同化或顺应新知的生长点,也是新知得以生根的锚。相比,计算课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教学时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的程序就相当重要,课上让学生反复说过程也是为了在言说中掌握程序。

改动二:

应有过程,由节得简才好。

思考:凡让学生用什么,先要让生弄明白它长什么样子。

以下是调整后的课堂针对性指导:


环不好,不能突出循环节的“节”



综上,先激活学生经验,先指明一般形式和简便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为了教更有效。

2020.10.10

按调整后的教学指导思路上课,本节果然上的酣畅淋漓。


课后反思:

优点:

因为提前批阅了自学单对教学指导做出了调整,所以本节上得还算满意(也是近期上得比较满意的一节)。

其实调整的过程就是不断聚焦重难点的过程,如何以快速简洁的形式将主要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针对重难点进行思考。

不足:

都讲完了,都讲到了,那又如何?

水过地皮湿,缺练习,缺巩固。

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备课时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即教学目标以怎样的习题来巩固和反馈)和时间观念,必须以训练为主线。

调整:第一课时不涉及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讲完简便形式后马上组织相关练习如求近似数和比大小来夯实和反馈。


未来,我相信还会有自学单3.0版。

果然,今天10.12批了作业就有了:

原来直接给简便形式,不利生学习

突出小数部分最简单的例子是10➗11=0.90909……

无需呈现竖式,直板结果而判即可

1.得循环小数概念后,马上总结循环小数的一般形式书写有什么特点,然后得简便再对比就不会混了。

2.说说练习,循环小数无论求近似数还是比大小本质都是要由简写一般形式,所以在练习之前可举几个由简如何写出点右某位的例子。

2020.10.20

高手是如何备课的?

找到学生经验与知识本质之间的差距,选材立序,劈开学生的头脑,课才能挠到学生的痒处,进到知识的本质处,课才能有趣,生才能理解。

我之所以一遍遍修改自学单,就是为了不断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并想用更好的材料问题劈开学生的头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