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古代的隐者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人格,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意志,人格受到了侮辱,但是他们的言论合乎伦理之道,他们的行为符合大家的心愿,那也不过如此罢了。”接着又说道:“虞仲、夷逸隐居山野,不再谈论世事,行为廉洁,抛弃了通达权变。我却和他们都不一样,没有绝对可以,也没什么绝对不可以。”
收获:
伯夷、叔齐的故事:
二人为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位公子,伯夷为长子,叔齐为三子。孤竹君指定三子叔齐为接班人,但叔齐认为不符合长子继位的礼制,孤竹君死后,遂主动让位给大哥伯夷。而伯夷认为有违父命是为不孝,故而坚决不受让。二人互相谦让王位无果,于是先后离开孤竹国。
周武王伐纣时,二人不顾个人安危,扣马谏阻。武王灭纣后,二人誓忠于商朝,隐居首阳山,拒吃周朝食物,终日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山中。
伯夷、叔齐集仁、义、礼、孝、忠、信、勇于一身,被世代仁人志士所尊崇,其精神也成为儒家思想理念的源泉。
《论语》中孔子多次称赞二人,“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本篇中,孔子将二人列为隐士中的第一等,赞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如何理解无可无不可?
孔子坚持从道义出发,以恢复周礼为自己的天命,胸怀天下,一心为公,国家需要他担责时,他就入世为官,不需要时,则隐退办私学。孔子以道义为准则,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固执己见,无可无不可绝非代表孔子无主见,立场不坚定,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