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实现写作变现的四种途径,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突破持续写作变现的瓶颈。
【说在前边的题外话】
今天是我们22天皮特写作训练营的最后一天,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好快,翻看这些天做的笔记和自己写的文章,每一天都是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但是这篇文章我不谈过去,也不谈未来,主要来谈一谈,当下听完今天这堂课后对我有哪些启发。
首先要知道,追求变现和追求持续变现是两个不同的层级,后者更注重长期稳定性,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的东西比别人多,挑战的困难比别人多,甚至是付出也比别人多,唯有如此,才有打造持续变现的能力。
任何一件想要持续不断的给别人带来价值的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
皮特老师一共给我们分享了三个点,每一个点都离不开这几个词,稳定、扎实、耐心。
第1点建立协作的复利思维
如果你只是把写作变现停留在打赏投稿,赚广告费上,那么你的眼光就会变得很狭隘。
假如你是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就会发现写作不仅可以在明面上变现,还可以让我们建立连接力,增强竞争力,而且自身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强。
当你能量越来越强时人财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很多人只看到了写作明面上的变现,却没有看到写作背后的复利思维,所以容易半途而废,迷失自己,因为写作变现这种事,不是天天有。
写作变现遇到瓶颈通常是思维的瓶颈,往往是构建了单一的写作变现形式。
破解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变现结构,找到一个优质的写作变现资产,并且想办法让这种回报形式延长生命周期。
我觉得皮特老师的写作训练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点洞察市场,扎实写作
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需要一定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是捕捉市场的能力,当一个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出现时,你能不能第一时间把握住,并且以独特的视角写出来,这就是自身的能力。
一个好的写作者要洞察市场的走向,如果只是停留在大众普遍的观点中,是很难写出彩,也很难写出影响力,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
写作需要的也是变化,如果一直一成不变,那么在写作上就会比较吃亏,很难抓住一个又一个关键点,只有不断变化拥抱市场才能够成为市场的宠儿。
写作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写作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踏实,扎实,耐心,因为你需要做的就是写好每一篇文章,然后用心打磨它。
所有通往捷径的道路都是弯路,走捷径是人性,不走捷径就是自我的克制,这也是一种内功修行。
比如写作时有人不断追热点,跟着热点跑,希望通过写热点加快阅读量和粉丝增长,时间长了发现写作的心态,最关键的是自身价值观也变了。
这就很麻烦,价值观决定一个人命运,价值观变了写作之路就变得极其危险。
写作要注重长期稳定性,而不是一时的10万+,你需要明白的是能够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和重要的信息,而不是一味的站在风口上漂浮,长期来看这样并没有多大好处。
扎实写作不仅让自己的心态保持稳定,还要让自己扎实做内容,把工匠精神套在写作上。
做内容就需要扎实和踏实,用笨办法才能够做出好内容。
第3点建立稳定的协作系统
很多写作新手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写作是很有感觉,总体内容质量比较高,但几个月过后,每当写作时都不知道要写什么,而且写出来的内容自己总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
皮特老师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从你的输入着手,写作就像拉弓,当你的箭都射完了,这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补箭。
所以你需要建立稳定的输入系统,每天确保自己有一定的输入量。
皮特老师再忙每天都会有至少一小时的输入,这种稳定的输入能够帮助他稳定的做输出。
这一点是需要我学习的,现在我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输入。
除了输入系统,我们还要打磨自己的输出系统,就要确定好自己的输出平台,比如我主要输出的平台有简书和朋友圈,后期有精力和能力了再慢慢地把头条和公众号拾起来。
针对不同的输出,会有不同的写作形式,这些都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公开写作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输出和传播,如果你只擅长于输入不做输出,等你真正需要输出时,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
除了这两个还要有反馈系统。
公开写作就是帮助我们连接读者,读者给到我们点赞,留言,转发就是给了我们反馈,这些反馈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做选题的标题,做内容,梳理逻辑等等。
写作本质就是穿透人性,给读者作表达,引发他们的共鸣。
读者的一次又一次反馈我们通过分析阅读量,点赞量,留言数,打赏量,转发量,收藏量等这些数据来提升我们对于文章质量,价值和方向的掌控能力。
你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越来越了解用户,知道他们的喜好是什么,恐惧什么,认同什么,不理解什么等等。
这些都帮助你更加了解人性写作,并需要持续输入输出和反馈。
这样你在变现能力上才会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懂得用户,你的变现瓶颈才得以突破,变现能力才能持续。
听完了皮特老师的课,我觉得非常受益,所以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希望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