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的时候,偶有感悟。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是那种交心式的,血浓于水的感觉。
不然孩子遇到疑难就会卡住,也千万不要搞成服从式教育。
建立一个模型看看。
以我自己举例。
1.取得好成绩,本应该获得奖励,却没有得到------缺乏情感交流及合理解释-------懈怠了。
2.懈怠了-------成绩下滑,害怕被责备,本该与父母情感交流,获得遇事不要怕,动脑筋下次就可以做好的道理,与做错了没事我们还是爱你的我们一起做好的信心-------缺乏情感交流,担忧、害怕、逃避做事与交流。
3.害怕、逃避,孩子逐渐成为边缘化的感觉-------此时愈发需要情感交流,于是与外人交流,获得"学好有啥用,差不多就行了"的认知---------颓丧,不上进,成绩愈发下滑。
4.继续逃避害怕、进入死循环。
总结:难点在于,孩子的认知始终是少的,思维多是单线程的,这就需要情感上获得父母的支持(获得自信和动力),认知上获得父母的鼓励(事情可以越做越好,做好了即使父母没有奖励,世界也会给你奖励),如此变成一个正向循环。
当然,我的想法也肯定存在局限性,因为从我的认知来看也只有情感支持与认知支持,或许还应该有其他的内容,这也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成长当中去领悟,然后教会给孩子。
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对未来要充满信心,做的好始终会获得来自外界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