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背着行囊,身赴远方,来到大陆最南端的“基层大学”报道,报道当天,我的“老师们”告诉我校训:“基于人民、生而为民”。如今的我,快要毕业了,细数两年光阴,有过“学习”的烦恼,也有生活的焦虑,可这两年走过的泥泞,让我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即将毕业的我,在此想送给下一届学弟学妹们一些“基层学问”的秘诀。
身入基层:穿上“红色马甲”校服,踏入村庄“教学楼”,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显出“报名无悔”的决心。初入基层校门,担忧与不安充斥着我的内心,听不懂方言怎么办?如何适应乡村生活?能不能胜任驻村工作?其实,这种担忧对于刚入“基层大学”的我们来说是可常之见,但好在我们都有一位村干“老师”,教我们学方言、关心我们日常、指导我们学习,让我们从拘束的“局外人”变成安心的“村里人”。但是“基层”这一科是个大学问,小到“鸡不见了”大到“土地纠纷”,作为一名拿着“选调生”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我们要转变心态,明白群众“无小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始终揣在手心子里、放在口袋子里、装在心窝子里,时刻保持“求学”姿态,记下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下课”后常拿记下的“笔记”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做好“课堂作业”后半篇文章。
深入基层:戴上“党员徽章”校牌,进入村道“百姓堂”,以“笨鸟先飞早入林”亮出“刻苦整改”的狠心。作为一名“在校生”,除了求学上课外,还需打扫校园卫生。刚来的时候,少榄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较落后,村民意见较大,本着“服务群众”的初心,跟随村干部到镇上市里要资金整改。如今的少榄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生产道路与生活道路各5公里,现有生活排污管道8000米,灌溉管道3000米,解决了村民最基本的生活居住环境,群众中响起了掌声,也证明我得到了“优”。基层工作确实“千丝万缕”,但只要我们当好“绣花针”,将村民的“大事”一针一针串起来,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即使面对“死结”,也能游刃有余,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养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习惯,理清发展思路、寻找破局办法,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真知、练就过硬本领。
声入基层:拿上“村口喇叭”校旗,步入村民“寝室门”,以“为伊消得人憔悴”喊出“为民服务”的暖心。在“驻校”的时间里,农家院舍和田间路上总能看到我的身影,上门认证养老保险、宣传党的政策、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帮劳动力缺失的村民种庄稼、协助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这琐碎的日常便是我的“三下乡”,在一次次走访入户中、在一趟趟上门服务中,我拿着“喇叭”用“土方言”打开村民“话匣子”,用“真情露”打开村民“笑脸迎”,每一户每一家对于我的到来,不再是“闭门不见”而是“小袁又来了”。“基层大学”的学问确实攻克有困难,要想科科得“优”、门门得“过”,就要勤做“笔记”,“课后”复习,超标完成“家庭作业”,常去村民炕上坐坐、常到田头坝上看看、常到乡间小路上走走,在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中赢得村民的“大拇指”。
如今,我们这一届即将毕业,希望下届学弟学妹们能继续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要明白群众们的“叫好”就是我们在“基层大学”获得的“优秀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