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很火的话,令我深受触动——
人被凝视,就会变蠢。
我朋友小月就是如此。
她平时不管做什么事,都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很容易感到紧张。
她一到公司就总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这让她很难集中注意力,常常加班;
她有件很喜欢的碎花衬衫,可好友随口说了句“我奶奶家的枕巾也是这个花色”后,就再没穿过它。
上学时,她很爱看书,却很少去图书馆。
只要对面位置上有人,她就会感到浑身不舒服,总觉得对方在观察自己,老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发型乱了、衣服没穿对……以至于完全学不进去。
有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弥漫性紧张”——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特定威胁源的情况下,所体验到的一种广泛的、持续的紧张情绪。
它通常没有达到病理性的程度,但长远来看,它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有损害。
那么,“弥漫性紧张”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该怎么改掉这种被凝视的紧张感,松弛自在地做自己?
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由于这种紧张感并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很多人会慢慢习惯,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状态。
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下意识地形成一些“补偿性行为”,用来防御紧张感。
所以,如果你有以下4种表现,就要有意识地察觉一下自己是否过度紧张了:
1、对他人的事过度负责。
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很放松、自在,一旦对待别人的事就会高度重视。
不仅会竭尽全力投入其中,如果没做好或是帮不上忙,还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感。
2、承担过度的社交责任。
在社交场合中,认为自己有义务维护对话的顺畅和他人的愉悦。
比如:即便心情不好,也会积极回应群里没人回的消息;和不喜欢的人聊天时,也会下意识地给对方留面子。
3、擅长自我攻击。
容易自我贬低,经常表现为低估自己的胜任力,或是有完美主义倾向。
比如:在遇到好的工作机会时,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在面试时不好意思“包装”自己,反而倾向于把自己描述得差一些。
4、存在幻想行为。
相比现实生活,更喜欢在幻想层面去体验某些经历,俗称“做白日梦”。
比如:幻想自己由于某种独特性被贵人选中;或是幻想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在现实层面却难以付出行动。
除了以上的心理表现外,持续的弥漫性紧张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肌肉也会感觉又紧又硬以及酸痛。
一个人容易过度紧张,可能主要有2个原因:
1、高敏感人群。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aine Aron发现,有一类人的“神经系统”先天就更能深入地感知、处理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敏感人群”。
TA 们的大脑对外界信息的阈值更低,轻微的刺激也能使大脑活跃起来。
因此在日常情境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更容易处在高度应激的状态中。
2、自我客体化。
过度紧张可能来源于“自我客体化”,即一个人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上。
在任何场景下,都觉得自己在“被观赏”和“被评判”,同时内心深处很恐惧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待,才会控制不住地高度紧张。
这通常和养育环境有关。
在早期和养育者的互动中,TA 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提出:
“很多父母会用一种‘包裹了尊重的控制’和孩子沟通,这比直接的控制欲更加可怕。”
孩子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并可能认为:
“父母对我这么用心,我却觉得他们很烦,我是不是太糟糕了?”
于是不仅会变得听话,还会养成自我贬低的习惯。
还有些情况下,父母自身的人格水平不高,会将成年人的焦虑和匮乏投射到孩子身上。
比如通过强调自己的牺牲,来要求孩子懂事、努力。
这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满足父母的期待,包揽一些自己本无法承担的家庭责任。
当孩子恐惧父母生气时,就更容易感到紧张,用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事事都能做好,让父母满意。
成年后,在其他关系中也会内化出类似的关系模式:
与人相处时,TA们总会感知到许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也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关系,无法在关系中完全放松做自己。
另一方面,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儿童早期的“自恋创伤”会压抑在潜意识中。
这些积蓄的能量并没有消失,有些会演变成“害羞型自恋”。
这和一般的自恋型人格不同,TA 们外表看上去羞怯、谦虚、缺乏主体性,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自恋欲望。
这种自恋欲望会导致TA 们渴望外界反应和内心期待完全一致,所以会尽可能地屈服于他人,通过让他人满意来控制自己周遭的环境。
同时,因为害怕自尊受伤,所以即使出现了外界现实与内心想法不一致。
TA们也无法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反而会陷入焦虑,甚至伴随一些“轻躁狂兴奋”和“痉挛性紧张”。
比如一抱怨起来就很难停下;和某人相处时嘴唇发抖甚至胃疼等。
我表妹婷婷就是这样,她经常情绪激动地吐槽领导,觉得对方不够专业,工作安排不合理。
但在现实中,她却做不到和领导争取自己的合理需求,只是加倍努力地完成工作,内心却默默希望对方有所改善。
所以时间久了,她只要一想到要和领导沟通,就无法控制地陷入应激状态。
最后,容易自我客体化可能源于“集体无意识”。
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他者化”的概念,是指一直以来,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容易被视作工具。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女性自己也会下意识地扮演客体的角色。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女性总被默认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
其实容易紧张的人,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也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只是太害怕被审判了,很渴望得到坚定的认可。
容易过度紧张的人,往往只有独处时才能感到放松。
远离那些让人紧张的环境,确实是一种恢复能量的方式,但要警惕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首先,过度紧张引发的补偿性行为会消耗很多能量,让人特别容易累。
不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一种活力的丧失,打不起精神主动做任何事。
人类学家项飙提出:
一个人能够体验到生命力的前提,是TA 的意识和行动之间存在“间隔”,即 TA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然而,过度紧张看似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但本质是为了不让他人失望。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是“非我”的部分。
所以即使取得了成就,也只会觉得“长舒一口气”,而不是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为了不那么疲惫,个体会尽可能地回避任何能引发紧张感的场景,哪怕是那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
比如前文提到的小月,她曾收到过其他更好的offer,但她担心自己跳槽后,对方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所以直接拒绝了这个机会。
长此以往,人的思维会逐渐缺乏弹性,对现实的认知变得扭曲,认为自己绝对无法适应社会,只有“过度紧张”和“彻底失败”两种选择。
这种无力感会导致一个人回避所有的关系,连完成基本的社会化都很困难。
小月有段时间经常在临近聚会前找借口,突然放我们鸽子。
后来她解释说,其实自己很孤单,内心深处很想和朋友一起玩,但一想到社交场景就焦虑,很抗拒出门。
她甚至连家里厕所的灯坏了,都不想找人修。宁愿借着走廊透过的灯光上厕所,也不想和维修人员沟通。
最后,缺乏生命力和难以社会化,会导致一个人完全丧失行动力。
即便心里有想做的事和想实现的目标,也很难用行动整合这部分经验。还会因此感到内疚,认为自己很没用,产生更多的紧张感。
此时,哪怕是独处也无法隔绝那些内耗的想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紧张感没有严重到破坏日常生活,那么找到适合自己疏解情绪的方法就好。
但如果你想要有所改善,那么首先要“觉察”——它不仅是指意识到自己有过度紧张的习惯,还要更深一步地去拆解它,找到背后的根源。
你可以回忆那些紧张的经历,具体描述它:
“在这个场景中,我担心的是什么?”
“我真实的需要是什么?”
“即使搞砸了,后果真的有我想象的那么糟吗?”
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你理解过去的自己,也会让你逐渐意识到:
即使处在高度紧张中,你也已经做到了很多事,积攒了很多成功经验。
它有助于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
这是建立主体性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认可自我价值的人,才有机会摆脱期待他人的审视,远离自我客体化。
同时,学会划分责任,不要承担不属于你的责任。
你可以先从不回应那些试图凝视和控制你的人做起。
你会发现,即使不按别人的期待做事,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些不好的结果只是你想象出来的,别人并没有那么在意我们。
接着,反复和自己对话,厘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去做那些你发自内心想做的事,用真实的成就感增强你的内核,搭建稳固的自我评价体系。
最后,请多给自己一些耐心。
人是习惯的奴隶,过度紧张带来的生理反应会形成条件反射。
当你忍不住进入紧张状态时,不要怪罪自己,告诉自己“慢慢来,会好的”。
曾经的我也时刻处在紧张和应激状态中,恨不得切断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后来我意识到:找到和世界、和他人相处的方式,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我们当然可以放弃那些讨厌的人事物,但如果我们不得不与世界交手,也要有足够的底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刻记住:你是你人生唯一的判官,你可以微笑着直视任何人。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
作者 | 麦子
来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