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世界凡人不懂
——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重读了一遍《月亮与六便士》。不得不叹服经典的魅力,即使再读,也给了我极强的代入感和新鲜感。在叹服作者和译者文字的力量的同时,也启发了我对主人公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
月亮与六便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抬头望月与低头追逐财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为追求艺术而摒弃一切的画家。
初读此人,感觉不可理喻:他似乎不通晓人情世故,对家人无情,对朋友蛮横无礼,对倾尽一切帮助他并救他性命的施特罗夫无义,毫无顾忌地与施特罗夫的妻子布兰奇苟合,对布兰奇的殉情无动于衷,对施特罗夫的相助和无助视若无睹,甚至冷嘲热讽……他冷酷自私,对善待他的人的生活制造了惨痛的悲剧毫无愧疚之心……正如作者所言“他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不知道同情为何物,我们大多数人都具有的感情在他身上通通找不到。”开始的阅读让我对这个人物产生强烈的愤恨,甚至对施特罗夫的无底线的善良也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恨……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后半部分却让我对主人公和施特罗夫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别人,斯特里克兰都不会温柔相待。他心中有一种无人理解的渴望,它不停驱策他奔向就连他也不知道的东西——要是有任何因素横加阻挠,我相信,他绝对有能力将其从他心里连根拔起,哪怕他会因此痛苦不堪,甚至满身伤痕,血洒当场。”斯特里克兰身上那种最神奇的纯真感染了我——那就是他对梦想的执著。
即使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有时也逃不开六便士的现实——他常常被现实困住,在巴黎在普希提时他生活拮据,甚至吃不上饭,但一旦有丁点儿机会,他就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甚至他不在乎他是否在世间的成功和名利,他宁愿将他为之奋斗的一切付之一炬,与他一起消逝于人世:“在那样一个土著人居住的木屋里,在远离文明的世界,身患麻风病的斯特里克兰创造了那样惊世骇俗的作品,他达成了他的心愿——创造了一个他内心领悟的世界,亲眼见证了他的美妙,所以他毁了它,和他的世界一起消失,因为他已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找到了人生追寻的那片宁静。”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伟大是真实的,你也许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无论如何不能不对他的艺术产生兴趣,给予尊重。
“他从没抱怨过自己的命运,也未曾失去勇气。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内心仍是那样的平静,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是令人钦佩的伟大,他有着超越一切的力量。
因为他的执著和伟大,人们接受了他的缺点,认为是对他优点的必要补充。
题目中作者用六便士反衬了月亮,其实施特罗夫的出现,也体现了另一种坚信和执著。他坚信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骨子里,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与斯特里克兰如出一辙,所以他能容忍斯特里克兰对他所做的一切,从某种角度说,他也是一个超脱世俗的人,为了艺术他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一切,由此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到底是善良但普通人的幸福重要,还是以他们的牺牲为代价创作出的杰作重要?!
人生像一个钟摆,摆锤向后摆动,又向前摆动,在日复一日环行的路上,每一周都是新的开始。而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每一周都是在重复以往,在这个大多数人遵循的共同生活方式的世界中,做独立的自我,执著自己内心的选择,需要何等的勇气,又需要付出何等的艰辛和代价。
斯特里克兰是天才,天才的世界俗世中的人们不懂。
写于2019年6月23日下午
阅读这部小说时,前半部分我带着强烈的代入感,小说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仿佛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或者我就是那个作家“我”,一幕幕正真实的发生在我的眼前。不得不叹服作者的匠心与艺术,这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引人入胜。而以第三者的视角的写作更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和看问题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