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典范之作《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建议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
今天阅读了111-136页,上篇50条建议已读完,书中给我启发的语句很多:
1.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怎样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智力,需要老师们进行认真探究,传授知识只是智育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年级开始要开设专门的思维课,思维课,的内容纪要包括接触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固体,还要由此得到生动直接的认知,要有逻辑分析,这是探求思维练习和寻找因果关系的练习。
如果想让那些“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头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点燃思考的火花,促使思维过程活跃起来。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学生们依靠自己的努力,顽强的意志力,获得的知识越多,逻辑认知情感就触动的越深入,记得就越牢固,新知识在头脑中就越有条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关键还是要进行思维锻炼,对记忆提出的任务越复杂,越困难,对思维思考和智力的培养就越精心越细致。
在小学里,教师要着重进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智力和记忆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儿童进行直接认识周围世界所获得的和掌握的知识。
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不能再进行死记硬背,因为这样是把儿童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搬用到青少年身上,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会引起智力幼稚而又试图掌握严肃的科学资料,会使知识脱离生活实际,过多的有意记忆,简直可以使人变成傻瓜。
怎样才能驱逐书呆子气呢?唯一的办法是建立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合理比例关系,关键是取决于教师,老师不应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
为不让学生变成死记硬背,可以看些有关人体的有趣书籍,了解人体的各种器官神经系统以及著名科学家,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学生从不要求记住的阅读中会记住许多东西,这是另外一种记忆,是无意记忆。
3.培养儿童热爱绘画、流利书写、左右手工作。
小学生的绘画课,可以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儿童画是通向逻辑认识道路上的必要阶梯,更不用说绘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儿童在绘画时能够体现出美的东西,表达出对美的感受,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点,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思维。
孩子们可以用图画编故事,画童画,童画成了发挥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在绘画过程中发展的想象力,与儿童的语言是有直接联系的。
读与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儿童如果不会流利的,快速的和有理解的阅读,不会流利的,快速的熟悉就会像个半盲人一样。
要学会流利的书写,首先要使手的小肌肉受到一定量的练习,这种练习在书写前就要进行,主要指的是用双手—右手和左手从事细致的劳动动作,通过细致的劳动动作,能使手指的动作具有必要的配合性和节奏,使手指灵活。
4.关于写教育日记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不是在形式上有某些要求的正式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和札记。
教育日记是教师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每位善于思考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学素养,如果能够长期进行记录并整理出来,将是物价之宝。
苏霍姆林斯基记录了32年日记。日记里记录着学生的身体发育资料,还有学生家里有哪些书?家长受过何种程度教育?父母用多少时间教育儿童?还有关于后进生的记载,如果能够注意观察他们在课堂上和家庭中行为上和脑力劳动方面细微的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把观察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写教育日记,还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件事进行深入思考,教会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从教26年,一直没有养成写教育日记的习惯,不过自从17年在简书上养成每天记录书写的习惯之后,有时我也会在简书里记录下来,当天课堂上发生的有意义或者值得思考的小故事,写出自己的思考。
5.关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
各位教师,我们有着双重的身份,即使教育别人孩子的教师,也是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担当着教育自己子女的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当教师的父母亲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把家庭变成小型的学校,尽可能别把学校的气氛带到家里去,这不过是为了教师与孩子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教师要把许多传统的习惯和做法都留在学校里,为的是避免使自己的孩子带有“教师气”,教师绝不可以当着自己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的评论某些学生和教师。不能让孩子知道教师有权做什么或无权做什么?因为长时间孩子会有优越感,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学生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如果有可能,要把自己的孩子分到同事任教的班里,最好别分到自己的班里。这样做会更好一些,这是你们作为父母亲,会更亲近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