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记思(56)从善如流与听而不闻
(作者:辛舌代。请尊重著作权,转发或引用时不要删改作者名称)
自从几千年前有了文字以后,人们除了继续口口相传和言传身教之外,又学会了用文字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别人和后代能提供借鉴和指引。甚至那些自己觉得有人类使命感的人,更是将传存自己的人生思想所得,即所谓的立言,作为其达到一定阶段时,必须做的事情。具体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可能包括如何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看待世界上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包括如何长寿,等等。
一个人如果听到或看到这些别人的人生经验和建议,在弄懂了之后,从善如流地照着去做,那么是可以少走很多人生弯路的。因此会避免很多生活中的坑,其人生的成就也会取得更多。简单地说,人生效率是可以大大提高的。所谓事半功倍也。可惜的是,能这样做的人却很少。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于别人主动介绍的人生经验,即使是金玉良言,也往往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即使好像完全能搞得懂,但是基本上也就是当成一阵风吹过一样,之后仍然是各人我行我素,跟没有听到那些人生道理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有本人亲身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并产生同样的感悟的时候,才体会到,原来自己其实之前就已经知道过这些。如果涉及的是从好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无非是锦上添花而已,所以没有借鉴实行,倒是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涉及的是从坏事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到那个时候,由于往往是木已成舟了,也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了,有人就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感觉和遗憾。
事实上甚至连圣人,在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时,而没有说,要把听到的道,在现实中去运用并实行。因此,所谈的可能也只是满足个人智力上的好奇心而已,与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应该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人们不能在听、看到别人介绍的经验教训后,将其做为自己的借鉴,那实在是对人类所创思想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而导致很多人的人生,是低效的,在社会上也不能取得什么成就,或取得比较少的成就。所以有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大家都是在重复着不断上演的同样的人生悲喜剧而已。
我们应该从理性上,认识到人性具有这样的缺陷。那样,在发现对自己有益的、别人的人生经验的时候,就可以提醒自己,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在任由本能主导时,会失去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机会。在此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自己也认可了那是对自己确实是有利的,就应该采取具体的步骤,去真正地在自己的人生中实行它。
大家难以实行听、看到的别人提供的有益人生经验教训,可能一个重要原因,是改变一个人的现有习惯,或建立一个新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人生最容易的事,就是继续做每天已经在做的事情。任何对现有的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改变,都 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困难甚至痛苦。可是一个人如果希望进步,希望自己能够变的比现在更好,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
所以,我们在听、看到别人的人生经验教训时,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思考。在分析各种利弊后,对于确认对自己有益的别人的人生建议,要马上开始实行。很多人可能也想改变,但是却总是想着要等到从明天或以后开始。那种心态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明天或以后可能又有其它理由,让你推迟计划的实行。一切都必须从现在开始,才是正确的态度。一旦开始之后,就要调动并运用每个人内心中都会具有的自制力,坚持做下去。此后在思想产生动摇的时候,要基于之前分析过的长远利益,仍然坚持不懈。当你熬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之后,你坚持做的事情,就会慢慢成为你新的习惯。那时, 坚持下去就变的容易起来了。于是,你就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