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麻 | 5点半晨读第197天
《5%的改变》P19-37
想做读书社群运营的书友,点赞留言抱你进群
大家都见过修车时用的千斤顶吧?现实版的“四两拨千斤”的例子。
我想说的是,5%的改变,可能也是,因为它是一个杠杆。
很多人改变了,但对你,我真的还不太确定你的效果会怎么样。因为我不确定你想不想改变!
001 如何发现真正的自我需求(觉察)
人总是有一个怪圈,明明知道某件事重要,却无法做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不了解自己。
我们不知道如何驾驭自己,看不到自己或者是陷在太过自我里。当圈内被自我填满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圈外的东西。
读《能断金刚》的时候读到这样一个观点,当我们不能够真正了解对方需求的时候,我们就想象把另外一个“我”放到对方的身体里,然后去看“我”的需求,这样就可以找到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放在我们身上用于了解真实的自我,我认为同样适用。
不管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他人,干预没有用,不具备自我觉察的改变是没有力量,也不会长久的。
002 关系>问题 (换位)
李松蔚老师说,心理咨询的基本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
几个案例中,李老师都是迅速与他们“同频”,认可他们的感受和状态。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感到安全,就越是愿意打开自己面对新的经验。这就是心理学的神奇之处。任由“不速之客”闯入心门,美好得不着痕迹。
所以不管是教育还是夫妻关系,还是职场,先处理关系再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003 不做决定(唤醒)
不给对方建议,就是最好的建议。我们要做的只是理解和唤醒。
决定权永远交给对方,方法就在信任和放手里。而这更充满诱惑,更有想象空间和创造的可能性。
当一个人意识到“我得改变”,“我想改变”,就有了源动力。
004 只尝试5%的改变(杠杆)
不要想着一次性解决问题,只做5%的改变。想起蝴蝶效应,南美洲的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2周后会引起北美洲的一场龙卷风。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5%的微乎其微的改变,有可能就是撬动我们逆风翻盘连锁反应的杠杆。有句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别想那么多,先出门跑起来吧,跑着跑着就知道应该往哪条路上跑了。
005 “执”的代价是“失”(放下)
手握流沙,抓得越紧沙子漏得越快。我们总是去寺庙求结果,可翻开佛法,却处处让我们放下。
生活中我们总有追求,执着我们热爱的人事物,如果这份热爱让我们滋养绽放,那我们的心就是舒展的,摊开的手掌才能接住更多的沙。如果我们偏执,欲壑难填,把握不了自我的心理建设,一份本应美好的“执着”必将过犹不及。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在懂得了很多东西之后,却突然明白原来大道至简,于是我们去繁就简,合而为一,最后只想活自己,因为知行合一,内心坦荡澄明,这才是真正的简,才是真放下。
006 写在最后
不管是习惯的改变,还是内心成长的改变,就从那5%开始吧。正如李松蔚老师说的,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毕竟,不试试,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结果呢?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