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波罗蜜,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这六度都是放弃的意思。
1.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你的贪执。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布施给了别人,就是你给他们施泽了恩惠。
而当你整天觉得自己又做了多少好事,又帮了谁,那个地方又欠了我什么东西,整天以一个慈善家自居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放弃任何东西,你只是拿它去交换了一种感觉而已,这不叫真正的布施。
布施是真的放下了,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你了,那就是你的了,就不要管它了,他最后用的好不好,没关系,这个随缘就好了。布施修炼的是我可以不拥有这些东西,不贪着它。
2.持戒:让你放弃逃避之心和种种不良的习惯。
把那些懒惰的习惯,抽烟的习惯、喝酒的习惯、无缘无故生气的习惯戒掉,这是放弃。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儿。它的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叫持戒。
3.忍辱:放弃的是傲慢、焦躁和敌意。
我们为什么经常发飙、生气?因为我充满着傲慢。
我们会说:你看,不用你教我都这么厉害!这就是傲慢。我们只有把这个傲慢放弃,你才能够学会忍辱。
忍辱是让我们能够时时刻刻都能够保持正念,不轻易地对任何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就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够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够接受,既没有憋屈,也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忍辱和正念是相关的。
4.精进:放弃的是惰性。
努力工作,努力做业务是勤奋,勤奋是要有结果的。做业务的人,拼命地学专业知识,学沟通话术,努力成交客户,这不叫精进,这是努力。
精进是什么呢?如果求知这件事需要一辈子,我就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叫精进。可能没有人承诺我这辈子一定能够修成佛,没有人承诺我这辈子一定能够成功,但我还在不断地努力,这个叫作精进。
5.禅定:放弃的是散乱和攀援带来的快感和安慰。
如果能够安住在当下,能够很清醒的觉知,那么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的。无时无刻都在保持正念,都在不断地修炼,这就是禅定,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有定力,舍弃掉散乱,能够专注在当下。
6.智慧(波若):是前五度的结果。最后的智慧就是指波若空性,它超越文字,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出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做到了,你才能够获得智慧,这是结果。
最终我们将学会放弃对自我和持有的各种支柱。当你达到了智慧般若的境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我是没有的,自我这个东西是很可笑的。
当这个东西消散了,你的人生才会获得大智。因此所谓的积攒,所谓的积累都是要不断地放弃。
佛法并不远,佛法就是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平和的东西,更加平安喜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