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陈瑞姣工作日志: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生命的修行,是一个用善良唤醒善良,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爱教会爱的过程。”而陪伴,则是这场修行中最好的精神守护,它是绘制美好长卷的画笔,是充实多彩乐章的音符,也是浇灌园中小花的细雨。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曾遇到一朵别样的小花,引起了我的重视。他的行为习惯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趁着老师板书的功夫随便下位置,去打扰其他同学,布置的课后任务也经常完不成:下课总是制造麻烦,喜欢大喊大叫,和几个班里的调皮孩子追逐打闹,经常撞到其他同学,每次犯错了,都会有一大堆理由借口,和同学有矛盾了从来不承认自己有错……问题层出不穷,教育屡教不改。他一个人就能极大地影响班级班风和纪律,让老师们头疼不已。但多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有他的闪光点。劳动中,总是争着抢着去干脏活累活:学习上,数学只要稍微认真学一学就能考九十几分。但是由于他不用心学,数学也渐渐考得不好。语文也只是因太懒不肯背诵,成绩也慢慢变差。
我明白,这场关于这朵小花修行的通关密码在孩子父母那里,于是多次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回应却不尽如人意一一找爸爸,不在家;找妈妈,没有空;找爷爷,管不住,家校合作这条路行不通,我只得另寻他法,老师是孩子的第三位家长,如果我们也对孩子放任不管,那留给孩子的很有可能是一场“万劫不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于是我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辅导孩子正视内心,我也常常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倾听他内心的声音,引导他正确的交友方式与培养他良好的学 在他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后,有了学习内驱力之 对他过去落下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并鼓励他从现在开始 课,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师生一起努力才有收获。一开始,孩子的玩心仍然很重,坚持不了多久就又现回原形。于是,我与他约定好,他进步多少名之后,我就实现他一个愿望。有了动力,他开始积极完成作业;上课也不再随意下座位,能认真听一会儿了,也会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虽然时常犯错,但我也常常鼓动他:下课也会问不懂的题,积极帮老师做事。好像一切都在改善中,进步中。更为惊喜的是,寒假期间,他一反常态,积极进行学习打卡,作业正确率也提高不少,我了解以后才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与妈妈住在一起,我更明确了这个孩子需要的是爱与陪伴。开学返校后,我趁热打铁,期望他在行为规范中也有所改善,于是让他做纪律值日生,我 告诉他:要想管好别人,先得管住自己,别人才能服你。我期待着他朝着理想的方向改变,但教育永远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
我明白,教育从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总是在不断努力坚持改进中才可称得上真正的修行,但让人欣慰的是,在这场“润物细无声”中,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孩子的改变,他在慢慢进步中,我需要的是给他时间与爱,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与陪件。
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学生,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也是我们自己。这一路,温暖他们,启迪我们。有人 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 一个灵魂。"于是一方面我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孩子桌面整洁,那我的办公桌便也要做到整洁:要求孩子们礼貌待人,我每次也做到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要求孩子们力争优秀,先让优秀成为我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学生里挑选榜样,划分四人小组实现帮学乐学,巩固学得快的同学的知识点,激发中等生的自信心,帮助等待后进生,利用班会思想教育,布置学生理想教室,构筑一个温馨有爱的班集体,总之,教育之路还长,所遇的学生有其共同又各不相同,这一路都需要我常思常改。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这场爱的修行中,我将坚守初心,把爱和温暖带给更多小花。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