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认识婚姻本质,沟通更加有效
多少婚姻关系,死于假性亲密
有心理学家认为,假性亲密关系会使夫妻陷入“情感禁闭”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双方“默契”地认同这种状态——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这种麻木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防御系统,用以防御同理心、亲密感、情感风险和情感投资。
它驱动着伪装的连接,从表面上看,像是真实的关系,但它让我们感受不到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付出的快乐。同时,它保护着我们免受因付出真情实感而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伤害,因为从未付出,所以也不必承受失去的痛苦。
这样的关系看起来是长期且稳定的,因为彼此都不会向对方暴露自己真实的情绪,所以也很少产生冲突,它能帮助我们抵抗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使我们觉得待在这样一段关系里是“安全”的,是不会“失控”的。
因为在这段关系中,双方从情绪到行为反应都是在可以预测的范围内,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获得解脱。但这也意味着这样的亲密关系只能停留在这一种平和的、有距离的状态,无法真正达到亲密。
很多时候,吵架冲突反而是在暴露彼此的问题,有利于增进对彼此的理解。想要避免吵架,避免可能出现的一切不确定的冲突,避免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其实就是源于对这段关系的不信任。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所说,为了保证安全,我们不知不觉地制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将我们未发展的“真实的自我”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说服自己,我们的伴侣对虚假的自我比对脆弱的真实自我更感兴趣。所以,为了维护亲密关系的稳定,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以“虚假的自我”与伴侣相处,扮演既定的角色。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因素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空洞式爱情里只有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比如,包办式婚姻,两人纯粹为了结婚而在一起;或者是激情耗尽的爱情关系,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只是一起搭伙过日子。假性亲密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空洞式爱情的状态。
著名心理学家小马克·B.博格在《假性亲密关系》中写道:“这是一则亲密关系的寓言,它揭示了关系中最黑暗的元素。”他指出,假性亲密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
·“看起来很亲密”。也就是说,在别人眼里,这跟真正亲密的情侣并没有什么不同。关系双方跟真正亲密的情侣一样,尊重对方,维护对方,给对方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
·“亲密”的目的是“保持距离”。这是它跟真正的亲密最大的区别,同样是尊重照顾彼此,真正亲密和假性亲密却很不一样——前者是为了了解彼此、走向进一步的亲密,后者却是为了避免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保持一种安全距离。而且因为“看起来很亲密”,关系双方也很难意识到自己处在假性亲密中。
·在假性亲密中,“扮演角色”比“认识真正的对方”更加重要。假性亲密关系往往存在一个关系模板,比如“你出主意、我服从”“我付出、你感恩”,双方在角色的期待下完成既定的任务,一旦有人不符合这个模板就会感到危险。
包办式婚姻有时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很多人为了传宗接代而结婚,彼此之间并没有爱情,进入婚姻后,也都是在扮演自己该有的角色,他们从不自主、自发地互相表达爱意。
可能他们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了解过真实的彼此,只是按照既定的关系模式稳定地走过来。他们没有体验过真正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也就觉得这就是正常的婚姻状态。
在这种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更容易认为,亲密关系、婚姻、爱就是这样一种程序式的互动而已,很容易缺乏“激情”。
而对于另一部分曾经有过亲密体验的伴侣,他们渐渐发现,另一半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开始看到对方的很多缺点,进入了亲密关系中的幻灭阶段。为了避免幻想破灭可能带来的亲密关系危机,他们开始选择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觉,以维持当下表面和谐的状态。尤其是一些男人会选择逃避,毕竟生活已经这么难,工作也很累,回到家只想躺平,不想说话,更别说与人深度交流,能省点心才好。
在假性亲密关系中,不管我们多么想去爱,暴露真实自我隐藏的焦虑会促使我们不断重复这个模式,以至于我们一直学不会如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双方的行为都在阻止真正连接的可能性。也许假性亲密关系最大的潜在问题是,每一方都经历了孤立和对另一方隐约的不满。双方在某种程度上都知道有些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但他们依旧携手建立起了降低焦虑的机制,避免和对方分享真实的感觉,尽管这种机制会使关系变得冷漠和令人窒息。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连接,是一种能共情到对方忧伤苦恼的关心,是彼此之间的坦诚和接纳,双方自愿自然地为一段情感付出。所以,想要打破假性亲密的状态,走向真正的亲密关系,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1.沟通之前,先理解和接纳真实的自我
在尝试沟通之前,要先理解和接纳真实的自我,只有当你真正接纳了自己,才敢于暴露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把亲密关系出现的问题当成自我成长的契机,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不要害怕暴露问题。当你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一个困扰的问题时,你要自我觉察一下,当下的你是什么样的情绪?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是否想起了类似的场景?当时你受到了什么伤害?所以才会不自觉地建立起某种防御机制,去阻止类似的危机出现。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启动这种防御机制,不要进行自我批判,要知道,这种防御机制其实也是你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思考一下,这种应对方式是否适用当下这种场景,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应对方式。待这些问题渐渐清晰,你的防御机制就会慢慢松动,你就可以尝试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展示真实的自我,脱离既定的角色,从固有的关系模式中走出来。
2.练习不防御的沟通
小马克·B.博格等人提出了一个DREAM序列的概念,DREAM序列就是从假性亲密关系中恢复的基本要点。DREAM是发现(Discovery)、修复(Repair)、赋能(Empowerment)、替代选择(Alternatives)和互惠关系(Mutuality)的首字母缩写,这五个步骤是将你从假性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的实用技巧。这些步骤可以按顺序进行,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个技巧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40—20—40”自我—他人评估沟通方法,可以在冲突中有效卸除防御。
·列出一个当前困扰你们的问题,想象你跟对方在一张桌子上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在你们俩中间有一条把桌子平分的线。然后把中线的宽度扩大到占据你们之间空间的20%。这样一来,你们双方都需要放弃10%的领地。
·承认一个假设:你们双方都对这个问题负有责任,双方都应该承担不小于40%且不大于60%的责任。你们要从这20%的中间地带开始谈判。
·双方都应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分享各自的感受,而不必担心受到责备、批评或因说出感受被别人用来对付自己。
·每一方必须能够安全地承认他们在事件中的角色,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双方都要认真聆听,不指责、不批评,这对增进双方相互了解至关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或一方使用分享的内容来操纵另一方都是犯规的行为。
·严格限定分享的时间。建议每一方的第一次分享时间为5分钟,其后的每一次为3分钟(不得插话或交谈),来回交换谈话权,直到双方感到已经形成解决方案,或者至少已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
·分享结束后,记录这次沟通带给自己的感觉,比如,“暴露脆弱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发现了对方哪些我不知道的事?”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于,每一方都掌握了如何自由地、内心安全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以一种没有防御的、清晰而重点突出的方式表达,不用处理讨厌的反馈或建议。每一方都听取对方的意见,并向对方学习。借助练习,你们越来越能做到抛开责备,几乎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你的焦虑情绪和陈旧的防御习惯慢慢溜走了,这为建立彼此的真诚关怀的情感清理出了空间。
3.心怀慈悲地共情,真诚地关怀对方
共情是指通过回忆自己对相同或相似感受的体验来深刻地体会他人的感受,而假性亲密关系旨在阻碍共情。如果你们想要走出假性亲密关系,就需要去心怀慈悲地共情对方,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共情对方的喜怒哀乐。要知道,你的伴侣不仅仅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你的老公或老婆,这些只是他身上的角色,他更是他自己,一个真实鲜活的男人或女人,你要看见角色背后真实的他。
沟通的突破口除了以上针对某个问题深入沟通外,平时也要多关注对方的情绪波动。比如,当对方情绪低落时,你可以关切地问一下:“你的心情不好吗?遇到什么事了?可以讲给我听听吗?有些事说出来心里可能会舒服些。”如果他没有及时回应,还是选择不说,也不要轻易放弃,可以默默地陪伴他,邀请他和你做一些可能会让他开心的事,如果你平时留意他喜欢做什么,这个时候,你可能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你也要有预期,不要想着关心他几次,他就能来关心你,甚至你们很快就可以亲密起来。你在关心他的时候,不要带着需要他回报的心理,就仅仅把他当成自己的爱人,发自内心真诚地去关心他,去付出爱,从情感上共情他,体会他的感受。你还可以抱抱他,增加肢体接触,给他温暖。如果他本质上不是一个冷漠的人,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变化,人心都是相互的,时间长了就会回应你。
从假性亲密关系走向真实的亲密关系,肯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双方都需要不断学习爱与被爱的能力,改变自己,突破重重关卡,才能抵达对方的内心。但这个过程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因为你们都在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们的关系也在不断进阶。
世上没有一个修炼比得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修行。当我们致力于关系的力量,彼此之间产生亲密连接时,就会发现生命再次变得有趣、刺激,不再是一潭死水。我们的伴侣可以成为我们获得乐趣与滋养的源泉,我们将享受真实亲密关系带给我们的幸福。
人生是一次单行旅程,也是一次全方位的修行,亲密关系无疑是这次旅程与修行中最重要的环节。
不要期望一团和气,也不要担心吵吵闹闹。只要懂得在吵闹后反省与思考,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也会为人生增添色彩。
所有的矛盾与冲突都是成长的促进剂,我们应以客观的心态面对它。
现实的沟沟坎坎、人生的起起落落,哪有那么多天生一对的白头偕老,多是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磨合后的默契。
不惧怕冲突,展现真实的自己、多沟通交流、多宽容理解,终将冲破爱与孤独的迷障,步入真正的亲密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