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 很多同学已经在童话故事书或动画片中看到或听过,对这个故事也比较熟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对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不太理解,所以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作为重难点。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齐读、表演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理解课文内容后,又安排了学生在进行分角色表演,靳歆钰饰演老虎,张子萱同学饰演狐狸,还有些同学演森林里的小动物。虽然以前学生边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但真的脱离课本去表演还是第一次,但是他们稚嫩而笨拙的表演正是他们童心的体现。在表演到“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上去,逮住了狐狸”这一句 时,子萱饰演的狐狸还在微笑,我就提醒他一句:“小狐狸你快被大老虎吃了,你还能笑吗?”小姑娘听到提醒后,就立刻进入了状态,很认真地表演,包括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靳歆钰同学饰演的大老虎也能入情入境,把老虎的半信半疑和愚蠢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其他的小动物们也都配合“大老虎”和“狐狸”,学生通过表演真正走进了老虎和狐狸的内心世界,读懂了课文内容。
虽然对故事的含义还是不太理解,但至少明白不能像狐狸一样,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吓唬别人,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没必要跟孩子们解释的太清楚,只要这个善良和美好的种子埋藏在心底,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