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并对比分析有顿悟的学生和没顿悟的学生学习状态有什么区别?
有顿悟的学生上课是积极的,眼睛是有光的,思维紧跟老师的引导。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积极思考,他们倾向于运用非传统的、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常规步骤或既定模式,能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从而发现新的解决方案。他们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灵活地迁移到新情境中,表现出较强的跨领域思考和知识整合能力。特别是遇到抽象的难理解的概念时,他们往往能够通过反思、联想、类比等思维活动,实现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记忆或模仿阶段。顿悟后获得成就感,这种积极情绪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上班越来越积极,学习力越来越强。
而没有顿悟的学生呢?他们上课时专注力不够,可能开始还可以,遇到问题时,产生障碍时自动放弃,思想开始走思。他们不能及时调动已有知识,或者知识没有多形式表征,所以无法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他们可能更多依赖于教科书、教师指导或先前的经验提供的直接指导和步骤,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缺乏独立探索和创新尝试。在面对新情境时,他们较难将已学知识有效迁移,倾向于在类似情境中重复使用相同的方法,而不善于根据情境特点调整策略。面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能更容易产生挫败感、焦虑或厌倦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这是缺乏策略性知识,无法对内调整。没有顿悟的学生在遭遇学习困难时,可能更倾向于寻求他人帮助或等待明确的指导,而不是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总之,有顿悟的学生无论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都可以运用自如,他们在学习状态上表现出更强的创新性、深度理解能力、灵活迁移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反应、内在动力和主动探究行为。而没有顿悟的学生三类知识缺乏,特别是缺乏策略性知识,他们更依赖常规、表面学习,易受挫且外在动机较强,学习行为是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