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社会关系最初是指大众传媒受众和传媒中出现的人物表征之间形成的那种类似于人们通过日常面对面交流所形成的现实社会关系。即观众通过媒介获取名人的言行,对其产生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与双向、真实的社会交往不同,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受众单方面熟悉媒介人物、接受其影响,但媒介人物却只能猜测受众行为,并不符合真正意义上“关系”的定义,所以被称为准社会关系。
研究发现,受众和媒介人物之间的准社会关系是受众通过想象构建出来的一种假想的自己和媒介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初,准社会关系被认为是完全单向性的,其主动权掌握在媒介人物手中,受众对这一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并没有掌控能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准社会关系被认为是一个多重维度的概念,包括友情、受众与节目的互动、移情作用等,原有的单向性的认知被打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受众主观上感觉到与媒介人物有互动,且感受到媒介人物的行为会受到自己反馈的影响,尽管他们知道这是一种错觉,如媒介人物只是装作知道观众的反应,因为他们只是根据预期的反应,而不是根据观察到的反应而采取行动的。在受众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和媒介人物产生关系的时候,准社会关系已经产生,其强度和广度会因受众观察到的媒介人物的频率和持久性等因素有关。
准社会关系理论于2006年开始由国外引入中国,国内早期对于准社会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对西方学者研究进展、成果、局限的评述。其后准社会关系相关研究数量增加,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知网上共收录相关文章142篇。其中外文文献98篇,国内文献44篇,说明目前国内准社会研究仍然比较小众,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的准社会关系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准社会关系与准社会交往的区分。准社会关系与准社会交往类似,但是概念与理论基础都不同,二者的区分标准在于受众与媒介人物的关系是否具有持久性,时间较长则为准社会关系,但在国内,这两种用法易于混淆。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更加偏重于准社会关系,也有研究者提出准社会关系包含了准社会交往。本研究根据研究对象与内容判断,媒介人物对于粉丝产生的影响属于准社会关系的范畴。
准社会关系的影响因素。用模型分析影响准社会关系的因素,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者认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的准社会关系,可能受到相似性吸引、可接近性、有用性、情感诉求及平等感知五大因素的影响。虽然影响因素虽不是本研究的研究重点,但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媒介人物对粉丝产生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准社会关系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媒介人物可以对粉丝产生影响,在认知方面,对特定媒介人物的关注可能导致对特定事件的关注;在态度方面,准社会关系可能通过降低受众心理抗拒、对抗反对意见、改变认知规则、增强说服效果,对大众传播产生效果具有帮助作用。此外,准社会关系可以促进健康传播、影响受众关注点、减少社会偏见、增强集体效能,这是它的积极作用,但是当明星从事一些危险或者不健康的行为,也可能对粉丝产生消极后果。而这种消极后果,正是本研究想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对于准社会关系中媒介人物的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目前的国内外文献中都少有提及,提及的文献也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这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