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进入管委会决策中心

三十九、进入管委会决策中心

        2006年11月我接替沈江波担任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2007年5月经咸宁市编办批复,成立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经过市委组织部下达任职通知,我被任命为蒲纺工业园区党委委员兼党政办公室主任,正式进入管委会党委班子和核心决策圈。由于张斌老总身体不好,事情繁杂,经过考验后我深得他信任,并成为他委托办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园区机关事务的“大总管”。

         2007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拓展蒲纺发展的思路,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蒲纺决定在武汉召开“蒲纺老战友座谈会”,邀请蒲纺历届老领导、蒲纺调到武汉在各部门任职的精英人士,还有蒲纺改制后在武汉创业发展的成功企业家和创业者。座谈会由党政办和招商协调办筹办,依托武汉银丰公司和原蒲纺集团公司副总兼三陆公司总经理、现银丰公司副总程远山提供的平台和大力支持,会议室布置在银丰大厦大会议室,来宾由常雨琴和雷敬元亲自登门邀请。我和常书记踏遍武汉三镇,来到蒲纺建厂初期老一辈领导马力、王汉章、李兰波家中,他们都在总后干休所安享晚年,这些当年身历百战、叱咤风云的老将军已经垂垂老矣。

        在马力老首长家中,看到一张照片,这是江泽民总书记来武汉接见军队参加抗日战争副军级以上领导并授予纪念章的合影,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蒲纺的荣誉,更是一种紧迫感,趁他们还健在,要把蒲纺早期艰苦创业的史料记录整理出来,这是蒲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还拜访巨铎、乔慕荣、何根法、熊启业等老领导,接续蒲纺的发展与辉煌,他们每人都有一段鲜活的故事和创业经历。胡辉宇、雷爱民、叶全福等继任领导都在邀请之列,雷总还热心快肠给我们提供从蒲纺调出,现在武汉各部门任职的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几代领导、各路精英济济一堂。这是蒲纺历任领导和蒲纺在武汉工作各路精英和成功人士一次大聚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有一些老领导在聚会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张斌老总作了主题发言,介绍了蒲纺改制及现在招商引资的情况,也谈了蒲纺下阶段发展思路。老领导和来宾都各抒己见,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银丰酒店餐厅聚餐,大家把酒言欢,共祝蒲纺明天更美好,留下一段佳话。

                雷敬元与蒲纺文工团美女在二三四八纪念馆合影

        蒲纺改制后的干部安置问题,因当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李亚华、王汉桥的升迁与调动,迟迟得不到落实。据蒲纺组织部门统计,包括在职和退休的处级干部有156名。相比赤壁市管干部,收入上差了一截,身份上没有编制,也没有进财政的笼子,工资发放没有来源。赤壁市认为这么多需要安置的干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故一直拖着没有一个妥善的方案来解决。

       张总与市委分管组织和干部工作的丁胜补副书记反复商量,决定按“四个一批”方案来解决蒲纺干部安置问题(即提前退休一批,在改制独立核算单位安置一批,自谋出路留职停薪发生活费分流一批,在各社区和管委会职能部门安置一批)。此期间我多次到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编办、人事局、财政局等单位联系协调,具体落实了蒲纺21名处级干部进入事业编制和由财政支付工资问题,使蒲纺部分干部进入赤壁市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内。有些蒲纺干部觉得改制之初市委主要领导都口口声声要善待蒲纺干部,但现纳入地方干部管理体制后,在级别和待遇上都吃了大亏,心中愤愤不平。但我在地方核心部门混过,深谙始终游离在体制之外,发牢骚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次可以说是碰上一个机遇,刘新池书记调赤壁后,有一个振兴赤壁工业雄心勃勃的计划,对张斌也很欣赏,办事果敢有魄力,根据张总的建议,为解决蒲纺发展问题和蒲纺干部待遇遗留问题,市委常委专门在蒲纺开了现场会,印发了《中共赤壁市常委会会议一号纪要》,才

2009年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前右二)率四大家领导慰问蒲纺职工

把蒲纺一些破产遗留下来的问题定了调,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和途径,也为最终解决蒲纺破产后,部分移交地方管理干部的待遇问题奠定了基础。

        2009年春节前,时任省长李鸿忠带领省四大家领导到蒲纺慰问广大干部职工,听完张斌董事长关于蒲纺改革改制和招商情况的汇报后,对蒲纺全力做好维稳工作,通过招商发展产业振兴经济,争取政策不断改善下岗职工和社区居民生活,落实各项举措发生新变化的汇报非常高兴,给予高度评价。提出蒲纺与澳门面积相似,蒲纺曾经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为国家和湖北省纺织工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改制后有一批优质的存量资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成熟生活区域,有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理应发展得更好。为了给蒲纺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和发展平台,省政府可以考虑把蒲纺工业园区提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为落实省领导的批示,在张斌等领导的安排下,我组织专班编写申报省级开发区所需全套审批资料、表格和现场照片并装订成册。通过赤壁市、咸宁市政府起草文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并多次到省政府秘书二处、省发改委开发区处汇报情况,递交资料,协调进度,安排考察事项。在多方面努力下,省政府于当年5月17日发文正式批准蒲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随后又通过赤壁、咸宁两级编委上报湖北省编委,批复管委会行政级别(副县级)和人员编制。为此“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为赤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成为与赤壁市经济开发区(后改名称为“赤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平行的省级开发区,一个县级城市设立有两个省级开发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