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搜索"社群 营销"这个词,你会看到很多很多的相关文章,似乎你已经无法识别。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将会用连续的报道让你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社群营销。(ps:因为阅读很容易疲劳,所以我不想一下子写几千上万字让你看后消化不了,所以我拆分开来写,如果你感兴趣,关注我持续与你分享)。
翻开搜索到的这些文章,很多人谈社群趋势时,我想大部份都会提到, "小米"、"逻辑思维"、"新生大学"、"秋叶PPT"这些社群商业案例。可是到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企业他们已经开始在脱离社群化这个概念。
罗辑思维已经就是一个知识电商。
小米通过产品,通过传统的代言来获取更多的流量。
新生大学已经以运营app知识为主。
秋叶PPT原先以社群人力的方式,现在已经转为产品为主的方式。
看到这些企业的转变,你想到了什么?社群在过去帮助了很多的企业成功,成名,他是一个好的能够培养终实客户的营销方法,可是随着人群的聚合,企业必须要有落地的产品化,真正内容化的东西来凝聚这些群成员,不然企业无法真正落地。当然在这个的前阶段是通过社群的方式,来体现组织的价值,体现在这个社群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这样当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要来转换的时候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现在外面也有很多培训机构打着社群营销的旗帜,开始大量的拉人聚人培训,可是试问又有多少机构有真正后端的落地内容来将学员们的价值真正的输出?如果只是不停的人传人培训,最后所学的东西无法落地,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请问这些机构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就为了趁个热词赚一笔?你的社会价值与责任在哪里?
因为有这些机构的存在,所以"社群"这个词已经和"区块链"、"IP"一样,变成了一个扭曲的商业词汇。我们提及"社群"时,常常弄不清这到底是一种趋势还是一阵烟雾?跟我谈"社群"的人或组织到底是专家还是骗子?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想我们是应该来理清一下"社群"这个概念真正的意思,我们不了解是因为它太复杂,以至于我们认不清。所以我将从5个维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社群"。
o 理解社群
o 理解社群经济
o 社群特性
o 打造社群组织
o 社群思维的非商业与商业应用
第一章:理解社群
你观察过你家小区附近的活动广场吗?在广场角落的石桌石凳周围,常年有几个大爷在下棋;在广场正中央,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大妈们在跳广场舞;周围的林荫路上是铲屎官们遛狗的地方,人狗常常在这里嬉戏……
你可以把这个活动广场看做微信/微博/豆瓣/天涯……,而这些自发而聚集的人群,便是社群的雏形。
所以,我们网上所说的"社群",就是把现实里的朋友圈搬到了网上。"社群"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那么,我们在深入想一下,为什么有的"社群"很有活力,有的"社群"则很快就鸟兽散啦?
例如,为什么楼下张大妈建设的那个广场舞社团"百里庄彩虹社",120人社团,稳健运营六年多,每晚8点准时活跃在广场上,虽然遭遇多次小区居民的噪音投诉,轮滑少年们霸占公共场地的对骂,以及对街"百里庄七里香社"的数次battle,仍然屹立不倒呢?
如果社群是一种连接,那么我们就用"连接"的视角来评估一下张大妈的"百里庄彩虹社"。
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的连接方式有几种呢?只有三个维度:精神连接、现实连接和数字连接。"百里庄彩虹社"在这三个维度的连接度都是最强的。
1.精神连接:广场舞是大妈们晚年生活的一切!广场舞是运动,可以舒筋活血,保持健康;广场舞还是艺术娱乐,陶冶情操;广场舞更是殊荣,跳的好的大妈要比儿女事业有成的大妈更受大家待见!
2.现实连接:大妈们都是附近几个小区的街坊邻居,每日除了跳舞之外,还在生活上有各式各样的交集。譬如,可以一起组团买菜、吐槽媳妇、一起带哄孙子。
3.数字连接:大妈们不仅互留电话,还都是微信好友,平日里互相给朋友圈点赞,在微信圈里一起挑选跳舞音乐,谁今晚来不了,还可以在群里通知一声。
所以,一个社群的能量值=精神连接×现实连接×数字连接
一个社群会面对的所有问题,例如"活跃度不高"、"做着做着成了死群"……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去解答。一切商业化的社群,大部分只是在做数字连接,这样的社群只是一种粗浅的流量池,缺少精神连接和现实连接,死掉只是时间问题。
》》》》》》》》》》》下一章万姐谈:认识社群经济,希望更多分享点关注➕
我是万姐:社群创业导师、流量增长变现导师、专业情商教练
【我能提供】
1. 个人品牌打造、社群创业、流量从0到1,从1到100万的增长;
2.助企业、扶创业,为企业提供社群架构、流量增长服务,已有30万粉丝等你链接。
【未来规划】
1.帮助1000名屌丝逆袭成为拥有价值千万的个人品牌;
2.帮助1000名互联网小白成为运用社群实现盈利100倍增长的社群架构大咖;
3.帮助1000家企业构建自己的精准流量池,让企业的利润实现10倍的增长。
关注 转发 评论 你将得到神秘好礼
作者:温暖的万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