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本次 U4“How do we have fun?” 教学以 “谈论休闲娱乐活动” 为核心,围绕 “掌握常见娱乐活动词汇、运用核心句型交流” 的目标展开,同时渗透 “享受快乐、分享乐趣” 的情感理念。课后结合课堂表现与学生反馈,现将教学中的亮点与可微调之处总结如下,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参考。

一、教学亮点

(一)词汇教学 “场景化 + 游戏化”,激活学习兴趣

针对本单元 “play football, read books, watch TV, draw pictures” 等娱乐活动词汇,我摒弃了传统 “跟读 - 背诵” 模式,采用 “场景导入 + 游戏巩固” 的双轨设计。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家庭休闲短视频,如 “同学们踢足球”“小朋友画画” 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知词汇含义,自然引出 “play football”“draw pictures” 等表达;巩固环节,设计 “快乐活动蹲” 游戏 —— 教师手持词汇卡片,学生分组扮演不同活动,如抽到 “read books” 的小组边做看书动作边说 “Read books, read books, I like to read books”,听到指令后快速蹲下并由下一组接力。游戏化设计让词汇学习脱离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上笑声与英语表达声交织,多数学生能在游戏后准确认读并说出 80% 以上的活动词汇。

(二)句型教学 “梯度递进 + 生活联结”,突破运用难点

本单元核心句型为 “What do you do for fun? I like to...”,教学中我遵循 “感知 - 模仿 - 迁移” 的梯度逻辑,同时紧密联结学生生活。首先,通过教师与教具互动示范:手持 “watch TV” 卡片提问 “Class, what do I do for fun?”,再自答 “I like to watch TV.”,让学生初步感知句型结构;接着,提供 “活动选择板”(贴有不同娱乐活动图片),引导学生两两互动,用 “你问我答” 的方式模仿练习,如 “A: What do you do for fun? B: I like to play football.”;最后,拓展至 “分享真实乐趣” 环节,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周末生活回答,例如有学生说 “I like to read storybooks with my mom.”,还有学生说 “I like to play with my toy car.”。这种从 “模仿” 到 “真实表达” 的过渡,降低了句型运用难度,多数学生能熟练用核心句型交流自己的娱乐活动,达成了语言运用目标。

(三)课堂活动 “合作化 + 生活化”,强化语言实践

为让学生在 “用中学”,我设计了 “小组快乐计划” 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 4-5 人小组,每组发放一张 “快乐计划表”,要求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娱乐活动,共同填写表格(如 “Tom: play football; Lily: draw pictures”),最后推选代表向全班展示 “Our fun plan”。活动中,学生们积极交流、互相提醒词汇与句型,例如有学生忘记 “画画” 的表达,同伴会及时补充 “draw pictures”;展示环节,小组代表自信地用英语介绍本组计划,如 “We like to play football and read books. We have fun!”。这种合作活动不仅强化了语言实践,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英语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 “英语有用、英语好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