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越是有意义,我们的生活满足感就越高。
其实这也难怪,谈话质量越高,就说明我们越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越容易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赶紧开展一段有意义的谈话,那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个原则:有耐心。
在进行谈话的时候,一个人往往会想着多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要更有质量的对话,往往需要耐住自己的性子,先给别人提问题。如果你善于提问题,对方就会因此停下来进行思考,从而给你一个更好的答案。
你别担心自己提不出好问题。你提的问题只需要遵从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开放性问题”。你不用去问别人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比如“你觉得天气热不热”,而是问一下能让他描述自己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在这家公司工作?”
有耐心还体现在,耐心倾听。
前段时间我看《演员的诞生》那个综艺节目,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印象很深:有一个演员被导师很严厉地批评,原因是其他演员在回答导师问题的时候,这个演员并没有听他们的答案,而是在琢磨自己等会应该如何回答。
这种虚假的倾听,其实也经常发生在日常对话当中。你可以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看起来在听对方说话,但是心里已经想好了等对方说完,要跟ta说个什么什么事情。所以下次在进行交谈的时候,你也可以有意识地观察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耐心倾听。你可以试试提醒自己,把自己的价值观先暂时放到一边。
▌第二个原则:对等。
倾听有一个前提,是对方乐意向你袒露自己的内心。可有的时候,谈话无法深入,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提好的问题,或者因为你没有耐心倾听,而是对方不愿意聊深的话题。这种情况下,怎么推动谈话变得更有意义呢?
建议你可以尝试触发谈话的“对等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当谈话的一方袒露了一些关于个人的私密信息的时候,对方会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披露一些类似的信息。
如果你想引导对方进一步深入对话,那么你可以主动披露自我。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一上来就暴露自己最深的秘密。
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像一颗洋葱,我们每暴露一次自己,就相当于是剥开洋葱的一层,我们没必要一开始就直接把洋葱剥到最里面那一层。你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尝试暴露自己的一些小事。(这里的暴露一定要和自己的感受有关系,而不是描述一个客观事实)通过这种一次次的暴露,再把谈话引向更有意义的层面。
▌第三个原则:发掘“弱关系”
你可能有点蒙,觉得找到一个人能进行“有意义的谈话”挺难的,谈话对象怎么都得是灵魂伴侣这种级别——这么想就错了。
我们需要发掘“弱关系”。什么是弱关系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你认识的,但不一定是朋友的人。比如你的瑜伽课同学、你的某一位不那么熟悉的同事。
只要你不要忽略弱关系,把他们当做潜在的交谈对象,那么从概率上,你就越有机会获得有意义的谈话。比如可以从闲谈开始,在闲谈的时候评论你们的“共同场景”。在闲谈顺利进行下去之后,就可以利用我刚才分享的方法,来一场“有意义的交谈了”。
一场有意义的谈话,应该能让你和对方增进彼此的了解。无论我们和谁交谈,交谈这件事的结果咱们都是没法预测的。我们掌握方法论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感觉到交谈是有积极作用的,从而在未来更频繁地尝试去进行有意义的交谈。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