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颜成子看到自己的师父南郭子綦靠着椅子打坐,仰头朝天深长地呼吸,忽然“吧嗒”一下的感觉,师父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另一半(阳神出体到外面去玩了)。
颜成子本来侍立在师父身旁,看师父是否需要端点茶叫个外卖什么的,发现了这个状态,就奇怪了。问师父,这是怎么了,身体可以像枯木一样,难道心神也可以像死灰吗?你这次打坐和以前打坐完全不同啊?
子綦见颜成子能看出自己这种状态,说明颜成子的感知力已经练得不低了,心下甚慰!告诉徒弟说今天我 “丧我”了,把“自我”丢弃了。
为了更好地向徒弟解释自己的状态,他提了“人籁、地籁、天籁”三种概念,让颜成子去理解。
人籁是乐器吹出的声音!
地籁是风吹过地球上各种孔窍产生的声音!
如果说人籁和地籁是靠外物的鼓动而生,天籁呢?
天籁就是没有外物鼓动之前就有的“无声之声”,因其无声,它可以是任何声音,碰到的东西不一样就呈现不一样的声音。
在这里说明以下,天籁一词来自《庄子》,但现在的意思和运用语境与庄子原意已经大相径庭了。
以上就是《庄子齐物论》的伟大开篇。
南郭子綦是想通过这个象征物告诉颜成子,人的各种信念构成了后天“自我”的各种纠结的坨坨,本来没有是非对错差别的客观现象,碰到不同信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反应。于是争辩产生了,各种对立产生了,而百分百的事实是不需要争辩的,既然对立争辩那就有不是事实的部分,所以争论无益,只是耗损心力而已。
“丧我”法就是溶解掉这些成见信念构成的“自我”,这样才能与大宇宙合一,让心力(生命力)容量撑大。不让心力在各种争辩中消耗能量,以避免使自己的身体成为那种特别“费油”的车。
通过“丧我”法,降低“自我”浓度,抛掉各种成见信念,脱离对立二元体系,调和统一各种矛盾,是《齐物论》的主轴思想。
对身体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道家的法门都是心灵和身体同时修炼的,显然南郭子綦的身体也通过丢掉头脑思考力,进入了一种“无极”本源状态,好似身体溶解在了自然中,阳神得以脱去束缚,出体游玩。这是一种修炼途径,“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放弃思考,让与大宇宙连接的潜意识来运作身体,逐渐会达至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神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