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有非常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这为文学创作打开了新的自主空间。同时出现的有诗歌与清谈的结集、制度化的宗教、寺院与城市园林、山上的别墅与隐士的岩穴,这些文人创造了一个更加自主的“美学”空间,它不再是以宣扬道德为主的经典、哲学与史书编撰的附庸。这片书写与意象的新领域通过“玄学”的兴起在知识文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探索神秘
“玄学”大概指的是3世纪中期一群文人的思想活动以及他们的弟子们的相关研究。
汉朝灭亡后,官方经典文献的正统性动摇了,这些作者便开始探究《易经》《道德经》和《庄子》,从而对语言、社会和整个宇宙产生新的领悟。
他们围绕着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范畴展开论辩:存在与虚无、名与实、言与意、一与多、性与才。这些辨析在名教(在社会角色方面的说教)与自然(事物在不被有意干涉时的自然发展)两者的论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汉代官方所尊崇的儒家将天进行了道德化,玄学却与之不同,是从宇宙论或形而上学方面探讨。
竹林七贤并非靠其思想方面的成就,而是凭借这种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南方精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