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实践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统筹把握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从文化文明角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追求实践价值,必先实事求是。实践主体要想获取满意的实践价值,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践求功”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巧妙拼搏,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一切实践必败无疑。辩证唯物主义者不是鲁莽的的“实行家”,而是理智的实践者。要有效地改造客体,必须先要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实事求是的主旨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想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实践活动的向导。不仅实践的客体具有不依赖我们主观思想的客观性、规律性,而且实践主体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因此,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实践。除此之外,实践作为具有时空特征、消耗物质能量的客观活动,其过程也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盲目的“实践”,不讲究策略和战略战术的“实践”,照样会失败无疑。
追求实践价值,必须悉心研究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古往今来无数次实践,无论是个体实践还是群体实践,凡是成功的实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实践的规律,已往人们只强调客体运动的规律性,而忽视主体实践的客观规律性。其实,实践作为客观的活动也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要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实践的规律并不等同于认识的规律,换言之,认识客体过程的规律并不能无条件地代替改造客体过程的规律,认识论并不能代替实践论,认识的辩证法并不能代替实践的辩证法。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也可称为实践辩证法,大体上研究以下内容:实践过程的战略与战役、实践的结构与功能、实践的要素与系统、实践结构的全局与局部、实践环境的宏观与微观、实践主体的个体与群体、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实践目的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实践目的的长远性与现实性、实践目的的趋善性与非趋善性、实践手段的正面性与非正面性、实践手段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实践目的与实践手段、实践成功与实践失败、实践的理性与非理性,主要是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几对重要矛盾。此外,实践辩证法还要研究实践结构优化的规律。实践结构的优化,其基础是实践要素的优化。在实践要素中最关键的是实践主体、实践目的和实践手段这三个要素的优化。实践主体的优
化,主要表现在主体素质和才能不断趋向卓越。实践目的的优化,对于特定的实践主体来说,主要是“适度”的问题,就是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的优势以及各种机遇。实践手段的优化,主要是强化实践的工具和操作方式尤其是思维方式,在优化实践要素的基础上,实践结构的优化,就是将实践的主体客体目的手段结果等要毒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在于要素之间的匹配,才能耦合或整合出高级的功能。最后,实践辩证法还必须研究信息择优的规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并非任何信息都有同等价值,实践主体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将实践规律概括总结为核心规律-一实践求功的规律、实践结构优化的规律、实践信息择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