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笔记(13)2024-02-01

-----------《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笔记(四)

文/李现风

2024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四:

第一章做一个会写故事的老师

22.多往前一步,往往就是一个人能够胜出、能够成就人生的关键。

23.一个人具有了行走的勇气和成长的追求,他的人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24.疼痛是一种毁灭性的伤害,很容易成为一个人颓废的理由,太多的人,就是在无休止的怨天尤人中变得沉沦。幸运的是,在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里,我保持了足够的清醒,无时不在寻找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来安动生命里的痛感。甚至,我都在想,假如一切都无法得到妥贴的安排,至少也要找到一个让痛苦逃离的出口,对自己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安抚与激励。

25.可以说,用文字对话就是一种治疗,一种自我的,自己对自己的治疗,在对话的深处,所有的伤痛都会被一点点清洗,由浓而淡,直至消失,或者隐匿到轻易触碰不到的角落。说的文艺一点儿,这应该叫做疗愈,那么,写作就是这样的一种疗愈。

26.其实,每个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段孤独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寂寞,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重的日子;是在沉默中孑然独行,在无望中依然坚持,没有问候,没有掌声的日子,这样的一段时光,是需要文字的日子,需要通过写作成全的日子。

27.在文章中,我通过叙述两位老师的成长,揭示了他们的觉醒、觉悟之路,并顺势提出了三个主张:一是管理多元,让评价富有弹性;二是标准多元,让成功成为可能;三是选择多元,让成长自带能量。

28.无疑,写作就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分为两种:一是和自己对话,像前面提到的自我疗愈以及杨老师的自我反思,就是通过与自己对话来更好地面对自己,净化自己的灵魂,实现自我的升华;二是与他人对话,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二十多篇文章的来历。

29.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条江河,很多人也有类似的困惑:想时波涛汹涌、天高海阔、纵横千里,写时拘谨羞涩、理屈词穷、干干巴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马上开始,不要犹豫。

二说要说的话,而不是应该说的话。允许自己写全世界最烂的文字,允许自己写出最不成体统的文章。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不要控制自己,要彻底打开自己。

三要写出许许多多的细节,有了细节就有了写出好文章的可能。

四说出来,然后写

五必须持续的重新开始。教师写作不是为了写一两篇文章,而是要形成写作的习惯。

30.叙事小组就是众多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叙事的教师成长组织。互助成长、自主成长才是团队追求的行动目标。叙事小组的活动方式有两种,即集体叙事和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以说为主。个人叙事则以写为主。叙事小组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写作训练,而更近似于一种教师的成长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