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学舌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原文】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 ----- 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今译】
鸲鹆(俗称八哥,善学其他鸟类的叫声,把它的舌尖剪圆,加以训练,能模仿人的简单话语。)
八哥出产在南方,南方人拿网把它捕来,加以训练,教它说话。
日久天长,它就会模仿人说话了;可是只能模仿几句,学叫几声就完了 ----- 整天所模仿的话,就是那简单的几句而已,一天到晚翻来覆去就会叫这么几声。
蝉(知了)在院子里嘶叫,鸲鹆(八哥)听见了,便嘲笑它只会鸣叫,不会说人类的话。
蝉(知了)对鸲鹆说:“你会模仿人说话,这很好;可是你所说的那些话,都是别人的,其实你自己等于没有说,哪里能比得上我能叫出自己的意思,自鸣其意呢!”
鸲鹆听了这话,惭愧得低下了头,从此以后,一辈子再也不跟人学舌了。
【赏析】
鸲鹆鸟会跟人学舌,模仿人的说话,但那只是随声附和的模仿,并不是抒发自己的胸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叫声,如此没有主见地一味模仿别人就会失去自我。
这则寓言说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知道自己所说话的意义,更不会运用,这样是没有出息,且没什么意义的,应勇于表现属于自己的东西。
庄元臣,字忠甫,松陵(今江苏省松江市)人。著有《叔苴子》,分·内篇六卷,外篇二卷,共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