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师范生感知教材技能养成的行动探究》研究材料2022-03-20

师欲授其业,必先利其器。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 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是教师 “教” 和学生 “学” 的重要媒介。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解读, 才能把准教材编写意图,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从而有效地实施教学,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即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 心智保持在“动”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要张弛有致 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设情境除教师运用 情绪情感语言的感染外,还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 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触动,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激起学习语言的渴望,诱发对知识的思考,帮助理解词句。

二、熟读成诵,读中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直接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在课文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都要有所触动,即读中要有感触,读中要有思考,使课文的语言、情感、文字 在学生心中积淀,久而久之才能形成文化底蕴,形成思想意识。

三、精当训练,点拨创新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靠灵感激发的,所谓灵感 就是悟性灵性,创新的能力要有知识积累做基 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训练是两种对应的行 为。“训”是教者行为,依据一定目标运用一定手段施于“练”者;练是学生行为。训得当练得 精才能形成能力。课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是词句、 朗读背诵、识字理句。这是不可忽视的基础教学。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内容,也是教师 设计“训练”目标与练习形式的参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次课堂 这次课堂,老师采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学习方式,首先,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指定一个数学教育家并学习教材上的资料,...
    20级教育学1班陈姝雅阅读 3,486评论 0 0
  • ----------《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七) 文/李现风 2022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两个三个出发点为目...
    南风如我意阅读 4,704评论 0 1
  •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做好课前准备: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带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对学生已有...
    刘熠晨妈妈阅读 1,566评论 0 0
  • 注:学士论文《部编语文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过程资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我的论...
    罗仕镓阅读 890评论 1 1
  • 【俯首读书·抬眉思考】 第45天2022年3月19日星期六【读书打卡人】 雷娟【书目】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誉之不加劝阅读 1,0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