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领导力(58)——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课程】圈外商学院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五种冲突模式的不同表现行为,要想有针对性的解决冲突的问题,还要了解不同模式行为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事情的具体状况判断你将采取的冲突处理方式。
1、竞争型:优势就是解决问题的行动速度快,决策方向明确,利益导向清晰,影响力度大。而对应的劣势则可能导致固执己见,缺乏合作精神,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利益之上,长久来看可能就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共事了。
Jessica就是这样的竞争型,一旦碰到Nancy这样回避型的,就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你再着急也得不到回应。
通常这种类型可以应用于需要快速做出决策,甚至事先已经有了相关定论,暂时就是需要牺牲部分人的利益的时候,就先做了再说。
2、回避型:优势是避免了当下的冲突,为自己赢得时间,或者寻找更合适的时机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时间不紧急。重要程度不高的事件。
这种类型的劣势是表面上容忍大家的不合作,但内心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想法。使用不当就会导致问题被搁置和拖延,不能有效的面对和解决,甚至会因为持续缺乏沟通导致问题恶化。
在你希望发动下属的想法,激发他们自主思考上你采取这种类型会有帮助,以此避免因为自己的意见影响下属的判断。
3、迁就型:优势是很容易达成合作,也更有利于团队和平共处,而且合作气氛会显得一片风和日丽。迁就是一种显得慷慨和无私的待人处事方式,也会让合作的对方感觉到很舒服。
但相对的劣势就是会忽视自己的需求,甚至是会牺牲掉自己的一些利益,去满足或服从对方的需要。
如果使用不当或久而久之原则的退让,会导致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越来越不被听见,甚至根本就没有表达,在团队中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想推进的事情可能得不到重视,也无法按时有效推进。
4、协作型:优势就是双方的利益都要考虑,都要尽量满足,最好有一个万全之策。
要找到这样一个方案,合作双方就需要深入探讨,理解彼此的需求,深度聆听对方,也要全面表达自己,并探究各种可能性,寻找比对最佳资源,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创意方案。
这看上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但这种类型的劣势就是一旦有任何一方不满意,就要再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会导致解决问题的效率下降,结果产出的时间延长。如果决策事件还不太重要,这就属于精力投入过度,投入产出不平衡了。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种类型的处理模式在头脑风暴一个创新方案,需要集思广益,学习成长的时候非常适合。
5、妥协型:典型行为就是大家各退一步,求同存异,彼此做出部分的迁就和让步,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中间立场。
这种类型的优势是相对平等协商,可以在短时间做出平衡的决策,而且可以尽量避免冲突,也能满足双方的部分利益。
那么劣势就是可能为了平衡彼此的得失,而导致期待的长远目标没有达成,只是让双方获得了暂时的平衡和短期利益的实现。
这种类型使用的情境通常在时间非常有限,而双方又争执不下,各执己见的时候,需要做出一个临时解决方案,推进事件进行。
从上面的介绍你也许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五种冲突处理模式中双方讨论后的“合作”的方法是好像最佳的,大家的意见都能得到重视,产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最佳方案,以后但凡有冲突都采取合作的方式就可以了。
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其实就像上面提到的每种处理模式都有其优劣势,采取合作的方法处理冲突,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和讨论,达成共识后才能采取行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合作的模式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是复杂的,只强调合作而忽视效率不利于团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