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吃饭

如果我们一餐吃的是多样化的,是符合我们身体需求的,符合我们身体的七大营养素的,就相当于我们盖房子用的是钢筋结构。而土坯房子用的是奶,食材是一样的吗?我们盖的房子是不是用的原材料越好,盖出来的房子就越好,同时我们饮食食材多样化,结构又合理,那我们身体的地基是不是越来越健康呢?当我们的饮食是单一的,而且经常吃一些小食品、零食,这就好比我们盖了个土坯房,所以说我们身体的气血也会越来越差。所以一日三餐才关乎到我们身体的健康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普及一下112平衡膳食。具体的来讲,这个112指导是健康人群的饮食标准,包括体重、腰围都在标准的范围之内的健康人群。第一个一指的是主食,熟测量为自己一个拳头的量,第二个一是指的蛋白质,生测量是自己一个掌心薄厚大小。这个2代表的就是我们两个拳头的蔬菜的量熟测量。一日三餐的饮食结构是主食、蛋白质和蔬菜。每一餐达到这三类食品,缺一不可。

第四点,主食怎么吃?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谷杂粮就是补气血的主食,包括谷物类、薯类、杂豆类,其中谷物类也包括全谷物类、粗粮和精粮、细粮等。第一,大众人群标准体重是1/3的粗粮加1/3的杂豆加1/3的细粮,吃的量是自己一个拳头的量。就是熟测量,熟了以后一个拳头。吃饭要保要保证到六七分饱。第二,肥胖人群、高血糖人群、高尿酸人群,标准是粗多细少,精粮少于1/3,吃的量是0.5至一的拳头的大小,要保证不超过一个拳头的量,吃饭要保证到六到七分饱。胃肠道消化不好老人小孩,标准是细多粗少,细量超过2/3。第四,瘦人需要增重人群,细多粗少。主食的量可以控制到一个拳头至1.5个拳头的大小。每一餐蛋白质的量,不管是正常人还是高血糖或者胖人瘦人,最低不低于自己的一个掌心薄厚的大小的量是生的测量,也就是说蛋白质可以超过自己一个掌心大小的量,但是不能低,因为蛋白质是咱们生命的基础,所以蛋白质就像我们盖房子的钢筋。它起一个支撑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外边吃,比如说在酒店吃饭的时候,饭算成熟的,就是自己2/3,掌心薄厚大小。比如说你吃牛肉的时候,你看你吃几片,就到了自己2/3大掌心大小。这样就是方便大家量,那2/3掌心指的是熟的测量。那么蔬菜的量呢?正常标准体重的人群,还有胖人和血糖高的人群,蔬菜量就是a类加B类,两种蔬菜加起来总量是两个拳头,指熟的量。瘦人的蔬菜就是自己一个拳头大小,当然也包括a类和B类的蔬菜。

五吃饭的顺序:胖人,需要控糖的人群吃饭的顺序是先吃蔬菜,后吃肉,最后吃主食。那么什么胖人和控糖的人群要这样吃呢?因为先吃蔬菜的话,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到我们肠道里面,它形成的一个保护网,就像一个爪子一样,把我们的及吃进来的这些油啊,糖啊,胆固醇呐,重金属啊,垃圾毒素等食物,抓住,严防这些高油脂的,高糖的食物快速的进入我们血管里边,严防它进入我们的脏器,因为膳食纤维在肠道里面形成了一个保护伞,这个爪子到了四五个小时后,它就会随粪便排出去。所以说,胖人和需要控糖的人吃饭一定要按先菜后肉再主食,特别是如果我们群里面有血糖高的人群,如果严格按照这样一个顺序吃,今天晚上吃,明天早上血糖就能降下来,见效特别快。对于标准体重和瘦人,那吃饭的顺序是什么?可以分着吃,可以一口主食,一口菜,一口肉,这样分着吃,如果自己的蛋白质不足的时候,那就先把蛋白质吃完,再把蔬菜和主食分着吃,因为我们肠道是你先吃什么,它先吸收什么,所以大家掌握这个原则的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

第六,吃饭的时长:我们每一餐最低不能低于15分钟,为什么说不能低于15分钟呢?对于胖人来说,吃饭一定要减慢速度。因为我们吃饭的时候,胃传递信号到大脑需要推迟15分钟,你比如说我们如果吃的快的时候,也就是说你已经吃饱了,但是你的胃传递到大脑信号还需要15分钟。所以大脑没有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前,你感觉还是没有吃饱,你还要继续吃,其实你已经吃到这个嗓子眼了,吃撑了,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你吃饭的时候接一个电话,等你接完电话回到餐桌上,你感觉你吃饱了,不想吃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每一餐吃饭的速度最低,最低不能低于15分钟,一般是20分钟到25分钟左右比较好。

第七,咀嚼的次数:每一口饭我们应该咀嚼多长的时间?一口饭菜在我们嘴巴里面一定要咀嚼20到25次,这样咀嚼第一可以锻炼我们口腔的肌肉,口腔肌肉具有神经传导作用,能预防老年痴呆。咀嚼的次数越多,咀嚼的充分到位,这相当于给胃减轻了负担,如果你咀嚼的次数少了,那么就是把负担交给你的胃了。所以特别是那些胃消化不好的人,一定要咀嚼上多下工夫,最好咀嚼25次到30次。

第八,每天用油总量25克盐5克。 每一天用油的总量是25克,包含两种油,一种是炒菜油,一个是凉拌油,两种油的总量总共是25克。25克,也就是2.5瓷勺,就是咱们在酒店吃的吃饭的那种瓷勺,一勺大概是十克,2.5勺就是25克。全天用盐的量是多少呢?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人的盐一天不能超过五克,特别是慢病人群全天的用盐量不能超过四克,也就是说要低于四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