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R:原文阅读】
P61
事出一定有因吗?
“事出不一定有因”,把注意的焦点放在问题解决上,能够帮助人们理清问题的头绪。
有些人很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由于习惯活在因果观的思维里面,认定“有因必有果”,我们在发生状况时总是先去找原因,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将力气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成因上面。例如,感冒就医时,医生就会问你“多久啦”,“哪里不舒服”“最近去过什么人多的地方吗” ……而事实是,有时我们想得出原因,有时想不出原因。像是有一次,我儿子得了肠病毒,当时儿子周围的同学都没人有这一状况,假日他也在家里没有出门,连医生都想不出儿子为何感染这种疾病,根本找不到原因。
P62-65
问题导向思维方式VS焦点解决思维方式
在从事SFBT训练时,我总是让学员两人一组,而两组有趣的问句,让学员体会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训练时,学员会以自己的烦恼为主题,也能当助人者,一人当有烦恼的人。
A组问句
最近有什么问题困扰着你?
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你曾与谁说起这个问题/困扰?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问题持续多久了?
这个问题对你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会让你觉得不舒服吗?
什么时候你就这个问题最严重?
你是怎么处理的?
B组问句
我做些什么可以让你觉得好一点/得到帮助?
而如果在我们面前有一把尺子,0代表你觉得一点儿都不烦恼,10代表非常烦恼,你会给现在的情况打几分?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比较不会困扰你或是不太严重?
什么时候这个烦恼不会出现?
当时你做了什么,让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严重了?
真是太好了,请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另外,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停顿3秒),你不再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停顿3秒),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你怎么知道你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
扮演回答问题者的学员则反映:进行A组问句练习,虽然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但是像是被警察审问或是医生问诊的样子,而且有种越说越烦的感觉。执行完B组问句练习,虽然有些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很多的脑筋,甚至想的时间会比较久,但感觉自己并没有那么无助,还会注意自己已经“做”了些什么。而且好像也能从这些问答中找到解决的方向,像是在眼前出现一线曙光的感觉。同时也会觉得助人者好像和他们站在了一起了一样。
扮演提问者的学员则反映,在进行A组问句练习时,虽然问的很顺畅,但会看见同伴似乎愈回答愈有无力感。而在进行B组问句练习时,虽然问题问起来有些拗口,但却能感觉到回答者的能量越来越焕发,感觉希望一直在浮现。
【I阐述知识】阐述问题原因导向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的不同。
问题原因导向思维,是指遇到问题后,认为“有因必有果”,先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经常会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等等,将力气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成因上面,对解决问题益处不大,还会有越来越烦的感觉。
问题解决思维,是指遇到问题后,不是只对问题原因刨根究底,而是聚焦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解决方法,让人对问题解决思维问题解决途径越来越清晰,找到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思维更有积极意义。
问题解决思维步骤:
首先,针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后的情况会是怎么样。
其次,思考能采用哪些行动可以解决问题。
最后,将行动付诸实践。
【A2:规划运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遇到生活、工作上的麻烦事,用解决问题思维应该如何处理呢?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弱项,尤其我们部门经常需要写新闻稿、汇报材料、会议报告等。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不是写作专业出生,水平有限,更何况我写的东西反正领导最后都让更高水平的人修改的,所以我写的好还是不好,反正肯定都不好,甚至让我有自卑感,也总是给自己写作水平差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认识吴老师后,我从吴老师的教育教学中,感受到吴老师将焦点技术应用得非常好,也认识到焦点技术的妙处。于是我慢慢的在自己身上实施。
我先摆正了心态,认识到自己确实写作水平不高;想象如果我写作水平提升了,我很多工作就会更加顺畅,也不会麻烦别人来修改我的文章;如果我要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从提高自己的思想站位、多参考网络优秀作品、事先跟领导沟通好框架等方面进行改进。慢慢的,我感觉自己的写作比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思维也更加开阔了。
焦点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解决思路,有时候在和孩子交流中,我也有意识的将焦点技术融入其中,引导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