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读书
妈妈们,现在咱们来一起学习《自驱性成长》的第10章:锻炼大脑与身体
书中第202页,提到了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
我们最终是想要一个有韧性、大脑健康的孩子,当遭遇生活中的诸诸多障碍时,不管是大事(比如考不上他们的梦想学府)还是小事儿(比如在学校里邀请别人当舞伴却被拒绝了),他们都该有个好底子。
我们希望能帮我们的孩子构建一个既能够巧妙思考,又能从各方面抗住打击的大脑。
虽然我们希望他们一帆风顺,但我们也并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事情发展并不如他们所期待,没有获得希望自己想要的结果时,表现的惧怕风险,甚至直接崩溃。
这一章,一共提到了6个练习,来锻炼大脑和身体
练习一:设定明确的目标
练习二:注意你的大脑要告诉你的事
练习三:练习备选计划思维
练习四:带着同情心与自己交谈
练习五:练习重构问题
练习六:动起来多玩耍
我们重点看练习一、练习三和练习四。
第203页到第206页,是练习一: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个我们都不陌生了,臻臻姐也经常跟我们讲到这一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设定好目标。
比如,现在是2025年了,我们对2025年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设定完目标之后,具体该完成,需要采取措施,需要哪些步骤,每一项都列出来。
当然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也是
1、让孩子设定他们自己的目标。
2、鼓励你的孩子,就他所希望产生的结果写下几个词。
3、让你的孩子考虑一下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有哪些内在的障碍。
他们预见到了潜在的挫折,也能接受发生的意外状况,这将有助于他们更有效的去应对挑战。
第205页下面
说到了在给自己设立目标这件事上,多年轻也不显年轻,多年老也不显年老。可见这个方法老少皆宜。
第206页
提到了学习新技能,并精进其中,这能激发出你内心的动力。
另外,无论在考场上、斜坡上,还是在你孩子想要学习怎么造车轮的自家后院,为他设定目标的方法,让他从a点进步到b点,都能激发出他的内在动机和控制感。
210页到第212页
是练习三:练习备选计划思维。
也就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备选方案,(如果你的希望没有成功达到,你该怎么办?)
这样就能预料到并决定了,该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能获得掌控感。因为美好的结局可不止一个。
第212页到第217页
练习四:带着同情心与自己交流。
这个也就是自我对话,我们要教自己的孩子,像他们最好的朋友一样去支持他自己,自己给自己说:“孩子自己的名字,你能做到。”
采用第三人称自我对话,要比第一人称自我对话强大的多。
这个我也经常用。比如我去游泳时,每次游一圈快到的头的时候,都憋的快没气了,我就在心里鼓励我自己:“徐辉,你能行的,加油!”
在这种自我鼓励下,就坚持下来了!
还比如第219页
有一个这样的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同情的典范,可以这样说:“昨天,我在工作上闯了祸,而我意识到自己太苛责我自己了,我对别人向来不会这么严苛。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贬低自己并不能帮我改正错误。”
第214页到第216页
练习五:练习重构问题。
记得咱们在前面读《教师乐观的孩子》时,学到了“解释风格”,同样是一件事a,在b的“解释风格”上不一样,得出的结论c就不一样。
因此,有时候要学会转念,教孩子练习重构问题。
第216页到第218页
练习六:动起来,多玩一下。
运动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对大脑、小脑,而且对身体都有好处。
因此让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让他玩自己想玩的。家里每个人都将体育活动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都比较好理解,妈妈们自己看一下书上的内容。
最后第218页、第219页,今晚怎么做?也是结合的本章的6个练习,又细化了一些,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