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总是感到不开心,当心季节性抑郁症!适当调理是关键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时令,这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每到秋末冬初,正是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高发期,随着日照的减少,人们抑郁、焦虑的频率会逐步增大。

如果没有及时调理,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甚至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复发加重。

日照变短容易致人抑郁

人脑里有一种腺体叫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能分泌褪黑素。

当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反应迟钝、萎靡不振;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

若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人们精神也开始消沉,变得无精打采,更加嗜睡等。

所以,秋冬季的日照减少,就会造成人们的情绪低落,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

另外,进入秋季后,花草树木开始枯萎,给人一种凋零、荒凉的感觉。心思敏感,比较感性的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就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负面情绪。

如何应对季节性抑郁?

首先,保持每天充足的日照时间,每天在阳光下坚持15分钟到30分钟的户外散步。充足的光照有助于人体血清素的分泌,让人心情愉悦,同时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减少困倦。

其次,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会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并提升情绪;锻炼还能够提高身体的神经质分泌,同时帮助调整睡眠。既能有效地缓解抑郁,还能防止抑郁的复发。

保证足够人际交流,能够帮助提高大脑兴奋度,更好的抒发负面情绪,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交流作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11点后入睡算熬夜,研究显示,每提早一个小时的睡眠中点,患抑郁风险下降23%,如果晚上11点就入睡,患抑郁风险更是能降低40%。

合理饮食,避免酒精、咖啡、兴奋剂等物质,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血清素的合成,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坚果、牛奶、瘦肉、动物内脏、海鲜等。

可以偶尔吃一些甜食,甜食中糖类的含量高,人的身体中血糖水平如果有了适当的提升,就可以很好的提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最后,不要沉溺于消极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多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比如听音乐、养花、跟朋友聊天等,有助于提升愉悦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