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教材结构简单清晰,但是学生活动少,而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探究地球内部结构部分,他们只能通过阅读书上的资料来完成填写,而地壳岩石的分类也是。他们课堂参与度低,对各部分结构特点的认识也基本上源自老师的讲授。一节课下来变成了老师自己的课堂,对于新老师来说这节课是很有难度的。为了方便他们获取信息和积极参与,我准备了一些视频,但是他们对信息提取的能力又不够,加之由于地壳太薄,按比例最地球模型课堂上不太现实,所以这个环节也不好开展。
听了喻老师的讲座,我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究竟是让他们知道地球结构及特点,还是要他们把内化的知识通过模型外显出来,需要他们输出的究竟是什么?这节课探究性不那么强,很多学生其实知道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如何把他们知道的东西准确表达出来,同时加入新知,这应该才是我们要做的。
课堂先设计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自己提取他们认为重要的特点和信息,再讨论如何准确制作地球模型,最后再各小组相互评价,选出最好的模型,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并通过制作模型把他们知道的知识表现出来,让他们也有输出,更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