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生成想法的过程,不外乎“向内求”和“向外求”两种。
所谓“向内求”,是指通过自己搜集,阅读,整理大量的文献,专业书籍,从而获得启发,产生想法。“向外求”则是指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发生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新想法。
哪种方式更高效呢?那当然是与他人沟通交流了,尤其是与具有相对丰富的研究经验之人进行的有效交流。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呢?要想比较两种事物,自然需要将它们置于同一个坐标轴之下才具备可比性。如果将每一个研究人员类比成ta所读过的文献的数量,很显然,大体而言经验越丰富者其换算出的文献数就越大。如此一来,当你与某一个人交流的时候,其实是与ta脑海中成百上千的文献进行碰撞。如果将每一篇文献看做一块积木,很显然,积木的基本原件越多,组合成完整拼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最基本的概率论就能得出的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出现稀缺的积木类型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性拼装出更独特,更稀缺的创意模型,也就是更为新颖的想法。这便是参加最前沿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的意义之所在了。
但是,据我的观察,有效交流的前提是,交流的双方需要具备旗鼓相当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深度,至少需要在各自的领域有相当深刻的认知。更佳的情况是,双方不仅对自己的领域认识深入,而且还在某些其它领域存在认知重叠区。因为,如果交流的双方对对方的领域知之甚少,而且在其它领域也找不到知识和认知重叠区,首先的问题是交流将难以展开和推进,更不用说发掘出可以互相借鉴的启发点的。所谓启发,通常是指在领域A中的某种事物,某种联系,可以移植到领域B中,从而为领域B的发展指引方向。当交流中的任一方出现识力不逮,交流想要深入下去几乎很难。那么想通过交流从而获得启发的可能性也就变得非常渺茫了。
人们常说,好的学术氛围才能孕育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那什么叫做好的学术氛围呢?简单而言,就是有一群知识和见识都异常丰富,且又高度专注投入的大脑。如果将每一个大脑等同于10000篇论文,试想一下,几十个这样的脑袋就可以创造出天文数字的创意组合!
如果说与高手的交流是实现认知和想法的幂次增长的话,通过自己去大量阅读文献则只能算是线性的增长,其中的优秀者,或许可以达到以一个较小的基数发生的幂次增长。
显而易见,单就效率而言,“向外求”远比“向内求”远为高明。这就是有时候,他人的一个小建议就能够帮助打通一个长久困扰自己的难题的原因之所在。我想这大概算是国内的科研环境与国外最优秀的科研单位之间最为巨大的鸿沟了吧?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是努力追求或创造这样的外部条件。否则,就只剩一个办法了,即“向内求”。只有不断地阅读大量文献,努力挖掘文献之间的关联,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大脑当中构建具备尽可能高的连接度的知识和认知网络,才可能实现以一个小的基数为底的幂次增长,最终突破单一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天然的局限性。
既然是靠自己去生成想法,自然就可以利用James Webb Young介绍的生成想法的5步法的技巧了(2022-09-17产生想法(创意)的5步曲 - 简书 (ji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