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奇妙的阅读和好玩的作业》。数学阅读这一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向课本老师学习;数学问题;阅读数学绘本。今天重点翻阅了数学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不少,长达五六十页。
阅读下来,有三个地方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问题库,就是通过表格的方式,分册分版块,列出问题,并对问题的价值进行简单的介绍。提出问题,也是我们这一次做的省级课题的内容之一,是融合在预习里面的。关于问题库,我们省级课题在做论证的时候,其中一位论证专家给出的建议就是随着预习的深入,提出问题量的积累,到时能否分册建一个问题库。没想到陈老师在这边,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点是,将问题融入教学中,进行对话感强的开放式教学,并以此生成新的问题,形成良性的循环。
很喜欢陈老师呈现的课堂上学生因为对问题的争论而产生的学习画面。这个好的问题,如果引导得当,那是可以生成很多精彩的。如果课堂上拿出来讨论的,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那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我们正在研究、实践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后,质疑深化环节所用到的问题,基本也来自学生。要用学生原来的问题,还是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改造,甚至是抛弃学生的问题,按老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质疑深化?对这个问题,张齐华老师在一次评课中在谈到了这样的观点,尽可能用学生原来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无法突出这节课的重难点,可以适当地改造,尽量不要让学生提问,然后把学生的问题放一边。
第3点印象较深刻的是,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分类。陈老师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分成三类:理解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和无效问题。陈老师建议,可以用以下方法回应这些问题,让这些问题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资源:
首先,去掉无效问题。其次,以“关联程度”为标准进行分类。“关联程度”指与学习目标的相关联程度。如果与学习目标有直接关系,就归为“理解性问题”;如果与学习目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理解,就归为“拓展性问题”。
这样的分类与利用,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看陈老师的研究成果,想着我们团队正在做的研究,越发觉得有意义。因为张齐华老师团队为我们提供了近20种提问方法,我们工作室进行了实践与拓展,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在预习中用起来。这样的指导与训练,如果有一个时间跨度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基本可以去掉无效问题。质疑深化环节,老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小组提炼上来的问题进行分类,这边的分类不是简单的理解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而是根据问题跟重难点知识的关系进行选择。
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并不用把所有问题都解决,而是选取两三个甚至一两个比较高质量的问题研究透。其他没有时间研讨的问题,可以放到问题墙,作为一种课外拓展学习资源。
阅读此书,有一种熟悉感,思考至此,不禁感叹,好的教学总有一些相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