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各项民生都要“抓”,包括传统行业、服务业等等。这似乎也吹来了让心理学蓬勃发展的春风,不少人开始“春心荡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是觉得心理学很奇妙,应该是很有趣的行业;而来是看到那些动不动就要五百甚至更多的每小时咨询费用,心里痒痒的,想要吃这看起来美味的香饽饽。
于是乎,更多人开始报考心理咨询师考试,梦想着开咨询公司……好像从此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了,过上不差钱的好日子了。可是,事实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残忍。经济学上有个“二八定律”,可以用解释生活中的不平衡现象。当你注意到那些高大的成功人士,就要想到他们的脚底下踩着80%的炮灰砌成的砖头。
一位朋友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读了某某的色彩心理学,看了某某性格心理学,觉得有趣极了。遂向我借书籍,本着科学、尊重专业知识的良好发展,给她送过去了普通心理学(几乎所有心理学研究和治疗的基础知识)、三本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
不到四个小时,飘来她幽怨的声音。似乎被欺骗了一样,那么好玩又实用的心理学,怎么转眼就成了生涩的白纸黑字。我只好回答:对不起,让你失望了。
如果你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当然可以涉猎相关的书籍或者材料,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心理治疗技术,什么微表情和动作行为的解读,以及看完让你浑身充满力量、有种可以拯救所有心理有问题的鸡汤文,但是,很重要的是,这些可能只是将你牵进心理学大门的引子。
根据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解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这里强调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性质。在此我不对同行做任何评价,仅进行分析每个想要成为心理“医生”的人是否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会带入一些主观见解,
扪心自问:你是否会下意识地把遇见的人或者得到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或者进行评价?
根据钱铭怡(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在《心理治疗手册》中指出:“不对个人进行评判,能够倾听他人的话语,理解他人,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非常敏感等是考察一个人是否适合作为治疗者的最重要特点。”
以上几点,相信很多人是无法达到的,因为人的气质性格大部分是天生的,要改变,很难。但也还是有可能改变,这需要一定的修炼。
若你眼前出现一位男性,衣衫褴褛,带着胡渣,口齿不清,你会给出什么样的态度和评价呢?你可以做到无条件积极接纳那些不和你认知框架的人么?你可以耐心倾听别人的心里话么?你可以感受到在这他那样的经历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么?
这些就是一位好的治疗师的软实力,能否治愈一个人心理问题或者解决一个人的心理困惑,和咨询师所接受多少培训关系不大,和咨询师所用的治疗技术有多么高超关系也不大,但是和咨询师能否做到以上三点以及来访者个人特征还有之间的关系质量,关乎重大。
当然,学习心理学,可以收获到打开自己内心奥秘的钥匙,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或许也可以给身边人温暖。但,这并不一定适合你,当做谋生的工具,因为这个职业也有你想象不到的风险,有你想象不到的意外。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