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接受命运的人,会将问题推向下一代

01

万物的秩序

万物皆有其位,而万物皆为馈赠。

—— 当我们以接纳之心观照世界,便会在看似无序的存在中,看见隐秘的平衡。

02

智者的坦然

无恐慌之态,无强求之念,

智者深谙:万物本然,即是圆满。

03

问题背后的心理执念

许多寻求帮助的人,实则并非渴望解决问题,

而是执着于证明 “问题无解”。为何如此?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深植于对某人深沉的爱 

——我们在 “问题” 中维系着 “清白感”,一旦问题消解,潜藏的罪恶感便会破土而出。

04

愤怒的防御机制

愤怒有时是一道心理防线,

用以抵挡不得不面对的罪恶感。

05

愤怒与爱的博弈

在疗愈过程中,若有人被愤怒裹挟,

我会尝试中止这股情绪 

——因愤怒常是抵抗性的伪装,

当它褪去,背后的爱与痛苦便会浮现。这份爱比愤怒更令人煎熬:体验爱的同时,人也会触碰到自身的无力感。而发泄愤怒,不过是用 “强大” 的假象,逃避对无助的正视。

06

光明与黑暗的共生

所有珍贵之物皆孕育于黑暗:

科学、洞见、科技……它们从混沌中诞生,却只在世间暂驻,最终复归黑暗的怀抱。

07

接纳的智慧

尊重那些未被选择的事物,

生命便会展现新的维度 

——在失去的缝隙里,往往藏着意外的馈赠。

08

进步的本质

进步,是永远面向前方的凝视。

09

计划的生命轨迹

每个计划或产品都如生命体:有灵魂,有既定的使命与时序,会经历萌发、成熟、衰退与终结。最终,它会在恰当的时刻,为新的可能腾出时空。

10

超越个体的力量

不必为世界与他人焦虑,

因有一股超越个体意识的力量,始终在暗中运作。

11

关系中的自我选择

若你仍困于危险的关系,

请看清:那或许是你未言明的愿望。

12

创造的驱力

创造性的力量,永远是革新的推手,

它裹挟着我们,向未知不断前行。

13

创伤的合理化陷阱

受创者若执着于不幸,

往往是为仇恨寻找合理化的借口。他们以 “受害者” 之名苛责他人,却让周遭陷入不幸的循环。更深刻的困境在于:他们拒绝为所获之物感恩,因创伤早已成为一种 “道德胜利”

——而真正的疗愈,始于放下这份虚幻的胜利。

14

伪受害者的权力游戏

许多人扮演受害者,

实则从未被亏待,

他们盗用 “受害者” 的权利向他人索求补偿,

却忽略了:真正的受害者,

从未赋予任何人 “讨回公道” 的特权。

15

 命运的代际传递

当人拒绝接纳命运或罪恶感,

这股未被消化的能量,便会向下一代倾泻。

16

性与死亡的纠缠

性与死亡紧密相连,

它消耗着最多的生命能量,却也肩负着对抗死亡的使命

 ——以繁衍的方式,

与时间的洪流博弈。

17

比死亡更沉重的放逐

死亡本身并非终极恐惧,

真正的痛苦,是被系统彻底放逐。

18

疯狂的本质

疯子是无法调和矛盾的人:

他们被迫同时代表对立的双方

(如加害者与受害者),在无法和解的撕裂中,精神世界最终分崩离析。

19

忏悔的双刃剑

忏悔是将重担转嫁的微妙仪式:

倾诉者得以轻装前行,倾听者却背负了额外的重量。故在亲密关系中,

若犯下不可言说的过错,与其忏悔让对方承重,不如独自背负,默默修正。

下一期工作坊:探索金钱关系提升财富能量

【北京站】7月12-13日『回家之旅』宋英杰系统排列工作坊 · 7月财富特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