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分享第686天
本周约练第3次共177次
1、看到这个话题不禁让我学生时代,那大家有没有被找茬的经历呢?什么感受呀?当时的你有表达过吗?父母有知道吗?他们怎么说的?你喜欢老师的找茬吗?你怎么回应老师的呢?你做了什么?后来的你怎么看的?现在的你回头来看怎么想的?
2、建立关系,关注正向,只说事实,不带评判;关系是第一位的。当关系好了可能所谓的找茬也变成关心和爱护,当关系不好时,可能所谓的对她好也让他感觉到你在找他事。
3、父母也要做双向过滤器,把孩子与老师的好说给对方听,让孩子与老师之间建立起好的情感联结。
4、感觉,是大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感觉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基础、最重要的反映;
5、这个找茬也许是挑错思维在起作用。
6、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第一颗糖奖励学生守时;第二颗糖奖励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第三颗糖奖励学生有正义感;第四颗糖奖励学生知错就改;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如果我们是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7、和孩子相处的几点:尊重、平等、未知、接纳,最重要的是尊重到孩子,把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看待,而不是给他贴标签或者因为某件事情而对她有某种不恰当的评价。
8、何老师提到,当我们上讲师班,在讲课时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用讲焦点课的状态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在和学生相处的课堂上,那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焦点之前的自己和焦点之后的自己对待这个“找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9、不能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时候,首先先做到不伤害到孩子;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先不说。我们看似对孩子的好,在孩子看来可能是什么感受?孩子是否希望我们过分的关注?